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全册《4.2 探究液体压强》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如图所示的“帕斯卡裂桶实验”,木桶内装满水,桶的顶部竖立着一根细管,一人在三楼的阳台上向细管内只倒入了几杯水,木桶就被水压破了,这一实验表明,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 A. 质量 B. 深度 C. 密度 D. 体积 2.(3分)下列各种事例中,能够利用连通器原理解释的是 A. 液压千斤顶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长江三峡船闸 D. 潜水艇的上浮与下沉 3.(3分)连通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没有利用连通器工作的是 A. 锅炉水位计 B. 船闸 C. 茶壶 D. 喝水用的玻璃杯 4.(3分)如图中,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3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A.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 B.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C. 甲、乙密度一样大 D. 甲液体是水 6.(3分)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盐水中,下列操作能使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的是 A.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 在原来的位置将探头向右转动 C. 将探头向右侧平移一小段距离 D. 维持探头位置不变,将实验用的盐水换成相同深度的水 7.(3分)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A. B. C. D. 8.(3分)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深的水,且两容器间用导管连接如图所示若将阀门打开后 A. 水从容器向容器流动 B. 当水不流动时,、容器中水的深度均为 C. 当水不流动时,中液面依然会高于中液面 D. 当水不流动时,、两容器底所受压强之比为 9.(3分)下列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张报纸平铺在水平地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 B. 一个普通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C. 鲁能巴蜀中学教室的大气压可达到 D. 海洋里深处的鱼受到海水的压强约为 10.(3分)如图是用新材料制成的轻质圆柱形薄桶桶的质量和厚度忽略不计,高度足够高,横截面积为,内部装水的高度为。先将一球体放入水中,已知球体体积为,密度为水密度的倍,则放入球后,水对桶底的压力与桶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1.(4分)用吸管“吸”瓶中饮料时,饮料是在 _____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如图甲所示,在瓶的、两处各扎一个小孔,并将孔封住。在瓶中注满水,打开、两孔后观察到图示的情况,这说明:水对容器的 _____有压强,液体压强随 _____的增加而增大。 12.(4分)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子上,如图所。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试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_____,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_____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 13.(4分)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底部用橡皮膜封住,放入水中,玻璃管底部距离水面,则玻璃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_____ 。现向玻璃管中缓缓注入密度为的酒精,则玻璃管内注入的酒精高度为 _____ 时,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取 14.(4分)如图所示,水平茶几的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玻璃杯,水深,水的质量为;玻璃杯的内底面积是,外底面积是,杯子的质量为则杯子对水平茶几的压强是_____;水对杯底的压力是_____。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 15.(12分)如图所示,是三个相同的烧杯,甲杯放盐水,乙杯放煤油,丙杯放水,当杯底受到液体压强相等时,画出杯内液面的大概位置. 16.(12分)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浸在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