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11687

北京课改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4.2 微观世界的结构》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844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改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4.2 微观世界的结构
  • cover
北京课改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4.2 微观世界的结构》同步练习2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分) 1.(3分)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瑞雪飘飘 B. 花香袭人 C. 柳絮飞舞 D. 稻浪起伏 2.(3分)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指的是摩擦过的玳瑁外壳能吸引草屑现象,下列与“顿牟掇芥”性质一致的是 A. 磁体吸引铁屑 B. 两滴露珠靠近吸引在一起 C. 冰棒粘在舌头上 D. 电视屏幕上沾满灰尘 3.(3分)比较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粒子从大到小:分子原子质子 B. 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海洋水湖水淡水冰川水 C. 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铜铝铁 D. 宇宙空间由小到大:地球系太阳系银河系 4.(3分)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海绵可以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核仍可再分 C. 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 端午节闻到粽子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3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 B. 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C. 雨水顺着沙粒缝隙渗入土壤 D. 校园里桂花盛开清香宜人 6.(3分)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7.(3分)下列粒子中直径最小的是 A. 分子 B. 原子 C. 质子 D. 电子 8.(3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随后原子的各种微观模型才被提出 B. 铅块和金块紧压多年后交接处分子会彼此进入对方,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 污染物主要是燃料燃烧的产物,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其中恒星是指位置绝对不动的星体 9.(3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橡胶棒 A. 得到负电荷 B. 失去负电荷 C. 得到正电荷 D. 失去正电荷 10.(3分)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 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 C.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 D. 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11.(3分)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B. 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树林中地面上的小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 C.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快 D. 中秋节晚上皓月当空,皓月不是光源 二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2.(12分)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轨道.请在此图上完成氢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示意图.要求:标明原子核、电子的电性. 13.(12分)使用酒精湿巾擦手时,人们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请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4.(12分)质量为的水有个水分子,若这些水的流速是每秒亿个水分子,那么需要经过多少年这滴水才流完?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5.(4分)甲、乙、丙三个通草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带_____电,丙球带负电或_____。 16.(4分)“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这是一种_____现象,说明_____。 17.(4分)日食形成的原理是 _____,在模拟日食的实验中,何老师画了示意图如图,地面上的观察者应该是位于 _____选填“”“”“”“”处可观察到日食,此时月亮在 _____选填“”“”“”“”处。 18.(4分)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_____选填“大”或“小”。 19.(4分)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常常带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荧幕上带有 _____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