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第三节 声的利用 同步训练 1.2022年6月3日端午节,市民进行龙舟比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鼓声通过空气传到市民耳中 B.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 ②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③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⑤超声波清洗眼镜 ⑥医用B超诊断仪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3.[2021秋·宁安市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超声波传递的信息 C.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4.[2021秋·鹤壁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4题图 A.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不需要振动就能发声 B.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调节音量开关使音量增大,声音的响度会变大 D.人们可以分辨出音箱播放的是哪首歌曲,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5.[2022·青海]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6.[2021·黔西南州]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言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生活服务信息查询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智能系统可根据语音指令完成相应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系统上的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对系统发布“大点儿声”的指令,目的是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是声音的音色 7.[朝阳中考]疫情防控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 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 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 8.[泰安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9.[成都中考]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第9题图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10.如图所示,高脚杯口覆上保鲜膜,保鲜膜上撒一些小米.对着杯口发声,发现小米开始“跳舞”.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第10题图 A.声音通过空气传到高脚杯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高脚杯并没有振动 D.小米跳动说明膜在振动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其音调会发生变化 B.发声体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C.可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某声呐系统发出频率为30 kHz的声音,正常人的耳朵可以听到 12.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第12题图 A.图甲: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 B.图乙: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