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29154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复习试题——电学实验(一)(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5802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物理,九年级,学期,复习,试题
  • cover
电学实验(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 3A”。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合上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实验数据可得: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电压U/V 1.6 1.8 2.0 2.2 2.4 2.6 2.8 电流I/A 0.16 0.18 0.20 0.22 0.24 0.26 0.28 (4)实验中,如果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进行探究,是否可以? 理由是 。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两节新干电池串联,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5A”,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最   (选填“左”或“右”)端。 (3)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小明得出结论:当 一定时, ;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压/V 0.6 1.2 1.8 2.4 电流/A 0.12 0.24 0.36 0.48 3.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三种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A:“10Ω 1.5A”、B:“20Ω 1A”、C:“50Ω 1A”)、开关、新干电池三节、定值电阻R=10Ω、导线若干。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请依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 (填“左”或“右”)端,这样做可以起到 的作用;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小莲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且电路元件完好。实验过程中,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外的位置,其原因可能是 (任意写出一个)。 (2)小莲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所示: U/V 1.0 2.0 3.0 I/A 0.1 0.2 0.3 要测出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实验时所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选填规格的编号即可)。 【实验结论】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 。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4.如图,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将ab间的电阻由15Ω换成10Ω时,下一步操作是(  ) A.读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 B.将滑片P向左移动 C.将滑片P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5.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Ω 2A”,阻值为10Ω、20Ω、30Ω、4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0~15V。 (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电压表量程选择应满足能测量5组数据。 (2)小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对应的几组电表示数。此过程小明实际探究的问题是 ,其中自变量是    。 (3)要完成预定实验探究任务,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另有一个重要作用是 。 (4)如表为另一同学提交的实验数据,林老师指出有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实验次序   的数据,理由是 。 实验次序 R/Ω I/A 1 10 0.59 2 20 0.30 3 30 0.20 4 40 0.15 5 50 0.12 6.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