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46331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2023年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日期:2025-11-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2216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2023年,同步
  • cover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用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纸 D.银饰品 2.“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  ) A.金的硬度大 B.金的熔点高 C.金的密度大 D.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3.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 C.不能用铁桶来盛装硫酸铜溶液 D.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4.为证明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易生锈,下列实验必须要做的有(  ) A.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向质量均为m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B.反应结束后,消耗硫酸的质量相等 C.b表示的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 D.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二、填空题 6.如图实验可用于探究金属具有导热性,观察到的现象是    。 7.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金属 熔点/℃ 导电性 硬度 化学性质 Al 660 61 2~2.9 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 Fe 1535 17 4~5 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u 1083 99 2.5~3 在高温时与氧气反应 (1)铜钱在历史上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用铜而不用铁来铸造货币,主要原因是    。 (2)菜刀用铁制作而不用铝制作,主要原因是    。 (3)表中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    。一般不用导电性最强的金属银制作导线,原因是    。 8.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室温条件下,向表面被打磨洁净光亮的镁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试管内反应剧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同时还观察到    的现象,原因是    。 三、实验题 9.Ⅰ.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1:仪器a的名称为    ,其中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 (2)实验2:a管应与电源的    相连。在b管上方放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到    ; (3)实验3:对比实验    (填序号)可知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Ⅱ.小城同学用压强传感器探究铁生锈实验(如图甲),并采集数据绘制成图乙的曲线。试分析,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时c点比a点压强更小的原因是    。 四、解答题 10.某项目学习小组用传感器开展“影响铁锈蚀因素”的探究,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并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传感器采集数据绘制得到如图2的甲、乙两幅曲线图。 【资料1】一定条件下,碳和氯化钠溶液可加快铁的锈蚀,但它们本身不参加反应。 【资料2】该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药品,将5克铁粉和2克碳粉加入锥形瓶,并加入2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 ③立即塞紧橡皮塞,橡皮塞上已插有一支装有5毫升稀盐酸的注射器及传感器; ④观察现象,采集数据。 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注射器中的盐酸会自动注入瓶内,原因是    ; (2)图2甲、乙曲线图中,0﹣t1段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减小;t2﹣t3段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增大。解释产生这两个不同现象的原因。 五、工艺流程题 11.从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Ⅰ、Ⅱ、Ⅲ中均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其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和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请写出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任写一个)。 (3)步骤Ⅱ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加入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   。 (4)步骤Ⅲ中,若溶液乙的的质量大于溶液甲,确定M后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4常见金属的性质》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