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4878

地理必修Ⅰ湘教版第四节地球的结构课件

日期:2024-05-1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53170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理,必修,教版,第四,地球,结构
  • cover
课件26张PPT。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本课时栏目开关课标要求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 概括各个圈层的主要特点地球的内部圈层怎样选西瓜?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纵波与横波的性质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较快较慢固 ,液,气体固体速度都随所介质的不同而改变横波(s) 左右运动纵波(p) 上下运动 探究1:为什么汶川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是先感到上下颠簸后感到左右摇晃?纵波速度大于横波,且纵波是上下运动,横波是左右运动 横波与纵波在地球内部的波速分别有什么变化? 根据波速的变化,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哪几层?探究2:332900速度{千米/秒)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莫霍面 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纵波、横波波速 都明显增加纵波波速忽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图1-21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鸡蛋和地球探究 3 小组合作探究硅铝层硅镁层平均:17km 陆平:33km 海平:6km 固态上地幔下地幔33km?2900km 固态外核内核2900km?地心外核:液态 内核:固态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地幔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壳的特征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主要物质组成: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元素在地壳中分布不均衡,上层为不连续的硅铝层,并且硅铝层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即使有也很薄,下层为连续的硅镁层。(3)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平均厚度为100-110KM (1)定义: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2)组成物:含铁和镁的硅酸盐类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慢的特征软流层上地幔下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特别提醒: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约50?250km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 岩石圈地核的特征物质组成:极高温度和高压下的铁和镍。 外核的物质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地球内部温度、压力和密度变化:越往地球内部,温度、压力和密度逐渐增大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圈层?神秘的大气圈变化多端的水圈最为活跃的生物圈大气圈: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条件之一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上界:2000 ~ 3000km2.水圈:组成: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分类: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陆地水: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物圈:组成:生物和其所处的环境 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的划分有何不同 内部圈层的界限相对明显,外部各圈层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并无明显界限探究4:课时小结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 内部圈层地球的 外部圈层地壳 地幔 地核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莫霍面古登堡面本课时栏目开关划分依据:地震波(分类,性质)圈层:三 自我检测 [迁移应用1]地壳的平均厚度(  ) A.约为33千米 B.约为6千米 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D.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C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地壳和岩石圈的概念及厚度的识记能力。地壳是指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上地幔的上部(地下60~250千米)存在一个软流层,地壳和软流层以上合称为岩石圈。显然地壳的平均厚度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迁移应用2] 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146.2°E,38.1°N),震源深度约1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露事故。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地震发生时(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