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51589

三年级科学上册4.13 地下水 课件(33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02-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0次 大小:4658934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三年级,科学,上册,4.13,地下水,课件
    (课件网) 13 地下水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 ※通过猜测、讨论和阅读,知道地下水在地表的形态和形成原因。 ※能多人合作制作一个水井模型,并结合地下水形成示意图说明地下水的成因、储量、储存区域。 ※借助阅读和研讨,体验到合理开发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知道地下水的成因。重点 ※多人合作完成简易水井模型的制作。难点 新知讲解 山东济南的趵突泉 新知讲解 猜一猜,这些水可能是从哪儿来的? 泉水涌出地面前为地下水,经地层反复过滤涌出地面时,其水清澈、透明,沿溪间流淌时又吸收了空气,增加了溶氧量,并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岩石和土壤中的钠、钙、钾、镁等矿物元素,而具有矿泉水的营养成分。 新知讲解 井水其实是地表水下渗积累而来的,如一些河流与湖泊经年累月可以有一小部分的河水或湖水渗到地下,成为地下水或井水。同时,土壤就好像一个过滤器,将地表水中的杂质过滤掉,这样就成为我们可以直接饮用的井水了。一般来说,地下水越深,就越甜美和健康,也是这个道理。 新知讲解 井水和泉水一般污染较少,矿物质含量较多,属硬水,而且都属地下水,水温与地面气温相差较大,含矿物元素多,但含氧量少。 新知讲解 地球上的水循环 新知讲解 制作简易水井模型。 实验目的:了解井水形成的原因。 实验材料:一个矿泉水瓶、大一点的罐子(透明)、剪刀、适量碎石、 沙子、水。 实验步骤:(1)剪下塑料瓶中间一截,得到一个圆筒。 新知讲解 (2)将圆筒竖直放入罐子中央,在外围装入约4厘米高的碎石。 (3)在碎石上铺一层约1厘米厚的沙子。 新知讲解 (4)慢慢往沙子上倒水,水要均匀倒在圆筒的周围。注意观察水在沙子和碎石中流动的过程和水位在圆筒里的变化过程。 新知讲解 实 验 现 象 水会依次透过沙子和碎石缓缓下渗积聚到杯底,直至充满小碎石之间的空隙,圆筒中的水位也随之慢慢升高。 新知讲解 实 验 分 析 圆筒里会慢慢出现水,这是渗流原理。因为地壳在运动,大自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正如夏季每天清晨都有露水一样。根据一些物理变化, 周围空隙里的水会渗出来,地下的渗透水就会源源不断,井里就有水了。 新知讲解 实 验 结 论 水井中的水来自地下水。 新知讲解 地下水的来源 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除里,它们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新知讲解 地下水的来源 除此之外,灌溉水渗入、地表水渗入、越流补给和人工补给,都可以是地下水的来源。 新知讲解 地下水存在于空隙中,原理就跟海绵吸水一样。 可渗透层相当于模拟实验中的人造草和沙子,让水可以渗漏下来,一般由质地疏松的土壤和岩石碎屑构成,水能透过缝隙,它们能吸附水分,储存水;不可渗透层相当于模拟实验中的“罐底",起到保有地下水的作用,这里是水很难渗入、溢出的岩层。含水层相当于实验中的小石子,在空隙中容纳着水。含水层是储存着地下水,并在重力作用下,水能流出来的岩层。 新知讲解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沼泽化、盐渍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的自然现象。 新知讲解 地下水是一个庞大的家庭。据估算,全世界的地下水总量多达1.5亿立方千米,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十分之一,比整个大西洋的水量还要多。 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地下水。不过,地下水也会造成一些危害, 如地下水过多,会引起铁路、公路塌陷,淹没矿区坑道,形成沼泽地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有一个总体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