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习作例文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学习重难点 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学情分析 通过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的学习,学生对“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有了初步认识,习作例文作为学习习作的范例,需要学生自主阅读和运用,为下一步作文做好铺垫。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交流平台 方法回顾 1.教师提出问题: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夏天里的成长》和《盼》,谁来说说文章的中心意思? 预设1:《夏天里的成长》写了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预设2:《盼》写了“我”盼着能穿上新雨衣。 2.试着梳理《夏天里的成长》《盼》这两课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了哪些材料吧! (1)汇报交流 预设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的生长、人的生长。 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通过具体罗列快速生长的事物,让人感受夏天的万物确实在迅速生长。 预设2:《盼》这篇课文,围绕盼穿新雨衣这个中心意思,写了晴天盼下雨、下雨盼出去、出不去盼雨停、睡前盼明天下雨、终于如愿,作者通过具体的心理描写,充分表达了“盼”。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在“盼穿新雨衣”中,作者通过具体的心理描写充分表达了“盼”。 小结:中心意思确立后,怎样才能把这个意思表达得全面、充分呢? 明确:从不同方面写,中心意思是可以表达得更加全面,更加充分。 明确:围绕中心意思,可以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习任务二 快速浏览,梳理写法 1.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读两篇文章《爸爸的计划》和《小站》,看看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来表达的。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默读,想一想: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对照旁批,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3.交流《爸爸的计划》 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在家里,他也给我们订了计划。妈妈有学习电子技术的计划,外婆有学习烹调的计划,我有作息计划、复习功课计划,他自己有读书计划、读报计划、做家务计划,每个人还有如何订计划的计划、如何督促各人执行计划的计划…… 预设1:罗列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突显他爱订计划的特点。 预设2:爸爸给妈妈、外婆、“我”还有他自己都制订了计划。 交流例文第2自然段 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比如他的家务计划规定,每天定时开关气窗,他就照章办事,到了关气窗的时间,哪怕……爸爸便大声宣布:“今天各项计划都已胜利完成,最后一项计划开始———睡觉!” 预设:选取早晚开关气窗和按时作息两个小事例,进一步写出他“执行计划一丝不苟”的特点。 交流例文第5、6自然段 一到订计划的时候,爸爸便眉飞色舞。“七时起床,八时做语文作业,九时读外语,十时……”他每写上一条,我就像又被猛抽了一下的陀螺,晕头转向。 望着那长长的计划,我试探地问:“爸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