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23785

第三单元 第9课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5-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041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历史,编版,2023-2024,教师,第三
    第9课 辛亥革命 核心归纳 1.革命志士的奋斗(1906年冬-1911年4月): (1)萍浏醴起义: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领导人:刘道一、蔡绍南) (2)安庆、绍兴起义。(领导人:徐锡麟、秋瑾) (3)广西起义。(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4)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等)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1)主要组织: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和同盟会。 (2)主要力量: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3)过程。 (4)意义。 ①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思想上: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易错字】萍浏醴起义、徐锡麟、秋瑾、黄花岗、黎元洪、辛亥革命、闸门 基础训练 1.(2022·福州期末)阅读下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人物 事迹 徐锡麟 1907年夏,发动安庆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年仅34岁 秋瑾 1907年,准备策应安庆起义,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年仅32岁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收殓到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 A.安庆起义是由徐锡麟、秋瑾领导的 B.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C.革命者具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D.武装起义对历史发展没有积极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安庆起义是由徐锡麟领导的,A说法错误;题干中只陈述了黄花岗起义的结果,没有提及它所起的历史作用,排除B;起义中有大量革命者献身,不断有革命者不畏牺牲,继续发动起义,体现了他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C正确;D 说法错误,排除。 2.“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D)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解析】依据题干“七十二健儿”“愁看秋雨湿黄花”等可知,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黄兴率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起义军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起义失败后,有七十二具烈士的遗体安葬于广州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3.1911年10月13日《申报》刊文:“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汉阳、汉口均为革命党占据……汉阳兵工厂及火药厂亦入革命党之手。”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安庆起义 D.萍浏醴起义 【解析】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工程营革命党人发动起义,进攻总督衙门,先后占领武昌城、汉口和汉阳。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 4.(2022·武汉期末)这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14日,急回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26日,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这则日记反映出 (B) A.辛亥革命的原因 B.辛亥革命的发展 C.辛亥革命的胜利 D.北伐战争的进程 【解析】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题干中的日记节选记录了武昌起义后12日、14日、26日长沙、重庆、南昌、西安、广东等地的革命发展状况,属于革命进程的记载。A、C不符合题意,D与题干无关。 5.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B) A.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促使中华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推翻封建制度的起义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革命派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很快波及全国,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南京建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