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 1.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①质的方面:表示 、 和反应条件。 ②量的方面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 比; 微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 比。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原则: ①要以 为基础。 ②要遵守 。 (2)书写步骤: 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 ↓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 标———标明化学 ,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把短线改为等号 ↓ 查———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二查是否配平;三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四查反应条件是否标明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 A.化学反应的条件 B.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2.贵阳天然气储备及应急调峰设施建设项目是贵州省最大的能源安全供应项目,全面提升了全省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 A.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在点燃条件下,1份质量的甲烷和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1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2份质量的水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1∶2 3.[教材习题·P108T2变式]某同学看到化学方程式2H2O2H2↑+O2↑,立即想到以下两点。你能想到更多吗 请把你的想法补充到下面的空格中。 ①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都是氢元素和氧元素。 (1) 。 (2) 。 (3) 。 知识点二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4.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改变 (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化学式 D.化学计量数 5.(2023·黔东南质检)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4P+5O22P2O5 B.2H2O22H2O+O2 C.S+O2↑SO2 D.Fe+O24O3Fe 6.发射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C2H8N2+2N2O43N2↑+2CO2↑+nH2O,则n等于 ( ) A.2 B.3 C.4 D.5 7.(2022·天津中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 (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 ;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 8.“铜绿”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Cu2(OH)2CO32X+CO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化学式为Cu2O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反应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 9.(2023·黔南质检)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碳”“氧”“氢”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 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3∶16 10.(2022·泸州中考)火箭燃料肼能与H2O2反应,反应图示如图(未配平)。请回答相关问题。 (1)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值为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意配平) 自我挑战 11.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 (1)碳减排:使用氢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硼( )可与物质X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B+6X2B(OH)3+3H2↑,X的化学式为 。 (2)碳“捕捉”:用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碳“转化”: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有机清洁燃料甲醇(CH3OH)和M,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该反应中生成的甲醇和物质M的分子个数比为 。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1课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