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24842

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 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0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3862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九年级,化学,教版,2023-2024,教师
    单元质量评价(二)(第2章) (6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1.(2023·贵阳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废水处理,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B.节约用水,洗菜剩水用于浇花 C.绿色出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D.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2.(2022·十堰中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气焊时用纯氧代替空气使气体燃烧更剧烈,以获得更高温度 D.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长它的保质期 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氢气+氯气氯化氢 B.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水氢气+氧气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研究二氧化碳性质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在T形三通管中放入干、湿两条紫色石蕊纱布条,并向内缓慢通入二氧化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干布条不变红,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 B.湿布条下部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干布条不变红,湿布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将变红的湿布条取出,片刻后又变回紫色,说明石蕊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5.(2023·贵州期末)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铜丝和铁丝—观察颜色 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D.二氧化锰和炭粉—空气中燃烧 6.(2023·铜仁江口质检)以下推理不合理的是 (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7.(2023·遵义质检)已知氧化铜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46分。 8.(4分)小明同学去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2)进行过滤操作时,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检测泉水的硬度要用 。 9.(6分)(2023·贵阳期中)如图1、2所示,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1)如图1所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反应原理: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判断氧气集满的方法是 。 ③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顺序应是 (填字母)。 a.装入药品,开始加热 b.停止加热 c.收集气体 d.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e.从水槽中撤出导管 (2)如图2所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①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②证明铁与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 10.(6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装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3)用装置C收集气体(保持瓶口朝上)。 ①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不能从导管j端进入,原因是 。 ②若用250 mL集气瓶收集一瓶空气与所制得的氧气的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其主要操作为用量筒量取 mL的水,倒入到集气瓶中,盖上瓶塞,将氧气从导管 (填“j”或“k”)端通入,待瓶中的水排尽即可。 11.(8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其中“→”表示左边的物质能生成右边的物质。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无色液体, C、D、E均为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