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24857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沪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9次 大小:208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化学,教版,2023-2024,教师,学生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材核心练 梳理教材 直击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 。 (2)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②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能燃烧。 2.二氧化碳的用途 (1)植物进行 的原料; (2)可用于 ; (3)生产化肥及作气体肥料; (4)干冰可用于 等。 3.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 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由 物质生成 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其特点是“多变一”。 (2)由 生成 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其特点是“一变多”。 基础达标练 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 1.(2022·北京中考)下列方法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伸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石灰水 2.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 ①不能燃烧  ②不能支持燃烧 ③能溶于水 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知识点二 二氧化碳的用途 3.(2023·铜仁质检)下列应用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 A.用作燃料    B.用作气体肥料 C.固态可作制冷剂 D.生产碳酸饮料 知识点三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4.(2023·凯里质检)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钠+氯气氯化钠 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 C.碳酸氢钠碳酸钠+二氧化碳+水 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巩固提升练 巩固提升 迁移运用 5.(2023·黔东南质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以用来做汽水 C.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6.(2022·成都中考)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植物呼吸作用放出氧气 B.化石燃料燃烧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 C.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的CO2全部吸收 D.碳、氧循环失衡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7.(2023·遵义质检)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利用该装置可以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利用该装置可以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8.(2023·遵义质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发生反应”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猜想二: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 【思路分析】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 (2)我们通常可以通过观察发光、发热等现象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二氧化碳溶于水无明显现象,因此 (填“能”或“不能”)通过直接观察法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3)依据生成物和反应物的不同,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可间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查阅资料】盐酸、硫酸、醋酸等都属于酸类物质。 【设计实验】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进行如图实验(如图一)。 (4)实验②的目的是 。 (5)实验①④中纸花变红,②③中纸花不变红。由此可知,猜想 成立;通过对比实验①④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6)小组同学进行了创新,设计如图二所示实验。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7)老师告诉同学们,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间接判断反应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