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27057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93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2,石壕吏,三首,唐诗,24课,下册
  • cover
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文意。 2.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3.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在字里行间仔细揣摩文中所体现出来的“苦”,家苦、国难、诗人苦闷的灵魂。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在忧国忧民中所体现出来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表演法、归纳法等。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搜集杜甫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排练课本剧。老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成都草堂对联 请学生分析这些对联是在歌颂谁?(杜甫)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杜甫走进《石壕吏》(板书课题、作者) 一、初步知其人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其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诗歌被誉为“诗史”。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 (二)背景链接 《石壕史》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杜甫这番经历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二、整体知其意 (一)诵读诗歌,读出韵律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听录音范读,听准字音、听准节奏、听出情感。 3、听完这首诗,大家会发现这是一首什么感情基调的诗呢? (悲伤、凄凉、悲痛、沉郁......) 所以读的速度要怎样? (缓慢一点) 那么请大家有感情地自由诵读课文,一会我们找同学读一下。 4、学生范读。 5、学生猜测一下古体诗的特点 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代以来指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 特点: ①句数没有限制; ②每句的字数也无严格限制,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也有以五言或七言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 ③用韵灵活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 ④对字词的平仄、对仗没有要求; ⑤语言自由,可俗可雅。 (二)授之以渔,理解诗意 老师带领同学们示范翻译一节(先点出重点词语,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整句,连句成段),同学们自由翻译课文,小组内解决难题,班级内展示评价。 (三)展示疑问,激发兴趣 1.“有吏夜捉人”,为什么是在夜里,为什么用“捉人”而不是“征兵”? 2.为什么是“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通常不应该是老翁冲在前面吗? 3.老妇前致辞,后面一大段是她一气呵成说出来的吗?4.为何敢于仗义执言、忧国忧民的杜甫在石壕吏面前却失语了呢? 三、石壕故事会(设疑自探) 1.这是一首叙事诗,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提示: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2.梳理故事情节 暮 ———投宿——— 开端:有吏 夜 捉人夜 ———住宿——— 发展:听妇前致词 夜久 高潮:请从吏夜归 天明———告辞——— 结局:独与老翁别 时间顺序线索:诗人的行踪 3.“有吏夜捉人”,为什么是在夜里,为什么用“捉人”而不是“征兵”?“夜”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捕吏就趁入睡的黑夜,突然袭击。从中可以看出百姓日夜难安,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