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3268

改革开放的推进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833031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改革开放,推进,课件
    课件21张PPT。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意义书接上回———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①全面纠正了 ? ,坚决地批评了? ,高度的评价了 ? ,确定了 ? ; ②停止使用“?”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历史性决策; 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会议内容改革开放的推进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改革--首先从农村掀起结合材料及教材思考: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 材料一:“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小岗村的故事凤阳 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 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乞丐大省” 1978年,小岗村大旱。原任老支书严俊昌(当时是队长)和他的堂弟现任村长严宏昌(当时是副队长),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搞起了“承包”(大包干)。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挫 伤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粮食减产。长期以来以集体乞讨为生的传统;安徽省大旱,粮食减产;“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家各户使用(“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全是自己的。 ———民间谚语农民有了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小岗村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包干到户这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②乡镇企业--中国农民又一伟大创造①中央连续5年“一号文件”,肯定、引导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各类企业,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迅速改变着中国农村的面貌,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延伸拓展: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那四次重大的变化?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农业合作化道路,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主观认为合作化规模越大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积极性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土地公有 长期承包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大发展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1978-12材料: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