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厚 D.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2.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 证据, 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C.发生月食时阴影部分的轮廓是圆弧形的 D.笔尖向下在篮球上竖立的铅笔沿着球移动时,笔尖先消失, 笔杆后消失 3.为什么“欲穷千里目 ”要“更上一层楼 ” ( ) A.站在高处, 前面遮挡的东西少 B.高处视野好 C.大地是圆的 D.风景在高处 4.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海平面上升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地球是个球体 5.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第 1 页(共 9 页)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6.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人类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地平 ———地圆———地球。直到 20 世纪人造卫星拍摄了地球的照片, 才得以确证。人类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同 样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认同以下观点中的( ) A.人类认识地球从“地平 ”到“地圆”,全凭自己的想象 B.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铅笔在篮球上移动,看到的长度逐渐变短 C.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D.直到卫星照片的成功拍摄,人们才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7.如图是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地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C.地球内部结构最薄部分是 C﹣﹣地壳、最厚部分是 B﹣﹣地核 D.整个地壳部分构成了整个岩石圈 8.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按从古到今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②④①③ 9.2021 年 7 月 31 日, 中国运动员卢云秀在东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中勇夺金牌,如图所示。当她远离起航 线后, 岸边的观众会看到船帆( ) 第 2 页(共 9 页) A. 从上到下依次消失 B.从下到上依次消失 C.整体同时消失 D.整体都不会消失 10.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修成正果。这天,佛祖召见悟空,说土行孙要与他比试本领。闲来无事的 悟空高高兴兴地到了西天。请你结合材料,帮悟空解决以下各题。 (1)悟空与土行孙商定, 两人从西天的某地出发到地球的另一面去,谁用的时间短,谁就得胜。土行 孙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来到目的地。过了一会儿,孙悟空才气喘吁吁地赶来: “你怎么比我还要快? ”土行孙说: “我通过的距离比你短啊! ”聪明的同学们, 你能告诉悟空,土 行孙穿地而行的距离是( ) A.十万八千米 B.6 378 千米 C.12 756 千米 D.4 万千米 (2)悟空很不服气: “想我老孙,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那有什么。 ”喜羊羊来了, “我站在 这里一动不动, 一天下来还能行八万里路呢! ”喜羊羊所说的“八万里路 ”是指地球的( ) A.平均半径 B.赤道周长 C.极半径 D.地球表面积 二 、填空题 11.如图为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图, 图中 A 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 半径, B 代表的地理事 物的名称是 半径,A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因此,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 球体。 12.站得高,看得远,这是由于地球是个巨大的 ,登高才能望远。登多高,望多远,通过计 算得到了下表所示数据, 其中 h为观察者眼睛离地面的高度(垂直距离)。从表中可知离地高度越高, 可见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