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70305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 二年级上册 3.9 动起来与停下来 教案

日期:2024-11-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27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 cover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动起来与停下来》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9课《动起来与停下来》,主要介绍物体运动的概念和动起来与停下来的原因。通过教学,学生将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的原因,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够理解物体停下来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理解物体运动和停止运动的原因。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能够分析物体停下来的原因。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动起来和停下来的原因。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运动和停下来的原因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科学知识,如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践能力,但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的原因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例引导学生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够理解物体动起来和停下来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物体的图片或实物,展示给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可以展示一个滑板、一个小球和一本书,并问学生它们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 -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物体为什么会动?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概念讲解 -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的原因。可以使用白板或幻灯片展示相关内容。 - 教师可以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和运动两种情况,以及运动的原因可能是外力的作用。 -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与概念进行对比和辨别。例如,教师可以指向窗外的车辆,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车辆的运动状态。 3. 实践活动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物体运动的实践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运动和运动原因的理解。 -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如玩具车、弹簧、滑轮等),通过推动、拉动或施加其他外力的方式让物体运动起来。 - 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描述物体运动的原因,如推动、拉动、重力等。他们可以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思考。 - 学生通过讨论和展示,分享观察结果,并归纳总结物体动起来和停下来的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你们观察到的物体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运动起来的?为什么它们会停下来?” 4. 总结归纳 -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的原因,强调物体运动需要外力的作用,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摩擦力、重力等。 - 教师鼓励学生从实践中总结规律,如物体受到推或拉的力时会动起来,而摩擦力或其他阻力会使物体停下来。 -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例如:“你们还能想到其他使物体停下来的原因吗?”或者“你们有没有观察到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原因?” -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强调他们通过实践和观察得出的结论。 六、板书设计: 动起来与停下来 - 物体的运动状态 - 物体动起来的原因 - 物体停下来的原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使学生准确理解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动起来与停下来的原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描述运动的原因,加深了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小组讨论和分享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确保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可以通过提问、示范和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可以提供更多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和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