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考点一、地壳变动的证明 (一)地壳变动的结果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二)地壳变动的速度 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如火山喷发地震等),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如珠穆朗玛峰上升速度很慢)。 (三)地壳变动的信息 自从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例如,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 典例1:(2022·金衢模拟)地壳变动由地球内力引起。下列各现象中不能反应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A.断层 B.褶皱 C.火山 D.风蚀蘑菇 【答案】D 【解析】断层是由于岩层受挤压过度产生断裂错动;褶皱是岩层在构造运动水平压力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火山多数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 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A、由于地壳运动是因为岩层发生断裂,然后沿断裂面发生移动,形成断层 B、地壳运动(最主要形式):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B不符合题意。 C、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就叫做火山喷发,因此属于火山喷发,C不符合题意。 D、风蚀蘑菇的成因是风力的侵蚀作用,与地壳变动无关系,D符合题意。 变式1:(2022·江干模拟)以下证据中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①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②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 ③江河的泥沙在中下游和河口沉积 ④采石场工人看到开采过后暴露出来的弯曲的岩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①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以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海陆变迁是地壳变动导致的; ②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说明此地曾经是海洋,支持地壳变动; ③江河的泥沙在中下游和河口沉积,是流水带来的泥沙,是外力作用,不支持地壳变动; ④采石场工人看到开采过后暴露出来的弯曲的岩层,岩层的弯曲是内力作用导致,支持地壳变动; 变式2:地壳是在不断变动的,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1)火山爆发所喷发的大量气体、火山灰对航空运输、气候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火山在地球的_____交界处最易发生。 (2)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_____。 (1)高山上的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2)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 (3)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 (4)风蚀的岩石 A.(1)(2)(3) B.(1)(2)(4) C.(1)(3)(4) D.(2)(3)(4) 【答案】板块 A 【解析】(1)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地球板块交界处最易发生。 (2)高山上的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陆变迁,能说明地壳在不断运动,故(1)符合题意; 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说明地壳运动,故(2)符合题意; 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说明地壳运动,故(3)符合题意; 风蚀的岩石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不能说明地壳运动,故(4)不符合题意。 变式3: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说明,水平岩层在_____的作用下,或发生_____,或引发_____,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