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76483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九年级 第12课《胸外心脏按压》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29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89151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武汉,生命安全教育,九年级,12课,胸外心脏按压,课件
    (课件网) 《胸外心脏按压》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第12课 九年级三单元第十二课时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新知拓展 05 课堂总结 06 目录 作业布置 07 板书设计 08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基本急救知识,特别是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2)培养紧急情况应对能力,认识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4)增强社会责任感,了解和尊重生命,培养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业的意愿。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但如有人能在现场及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猝死人员中35%~40%的人就有机会生还。所以,如果真的遇到此类事件,能够用胸外心脏按压抢救病人,或许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新知导入 1、什么是胸外心脏按压 2、如何正确运用胸外心脏按压抢救生命垂危的人呢 新知讲解 情境园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结合两个案例,急救知识在突发事故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从两个案例来看,急救知识在突发事故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第一个案例中,由于现场无人掌握急救技能,导致五名孩子未能得到及时的抢救而不幸身亡。相反, 在第二个案例中,夏某的父亲具备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并立即实施,成功地将女儿从死亡边缘拉回,示范了急救知识对于救人生命的重要性。 新知讲解 小贴士 有数据表明,当人们遭遇溺水、煤气中毒、触电、车祸、化学品爆炸或其他意外情况而受伤时,一旦伤员发生心搏骤停、呼吸停止时,在1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大于90%;在4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约为60%;在6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约为40%;在8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约为10%;在10分钟以后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基本为零。 新知讲解 智慧屋 —、什么是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脏停搏时采用人工方法使心脏恢复跳动的急救方法。 新知讲解 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1.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平放于地面或硬板上,解开衣领,头后仰使气道开放。抢救者位于病人左侧。 2.按压部位在胸骨下缘,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以左手掌根部紧贴按压区,右手掌根重叠放在左手背上。 4.抢救者双臂伸直,双肩在病人胸部正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要平稳、有规律,不能间断,不能大力冲击猛压,下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新知讲解 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5.成人每分钟按压100~~120次,儿童稍快;按压时,成人胸骨下陷5~6厘米,儿童略浅。 6.施以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只有一人抢救时,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30次,再吹气2次(此为一个循环),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有医务人员赶到现场。 新知讲解 三、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 1.在颈、股动脉处摸到动脉搏动,按压有效。 2.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 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 5.神志逐渐恢复,有眼球活动、瞳孔对光反射出现,甚至出现四肢活动。 只要其中1至2项有效指标出现,心脏按压就应坚持下去。 新知拓展 实施胸外心脏按压的情况: (1)个体突然晕倒,无法发现明显的呼吸或者心跳。 (2)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等,导致人员无意识、无呼吸和无心跳状态。 (3)疾病突发,如心脏病、中风等导致病人昏迷,无法确定其是否有呼吸和心跳。 新知拓展 以下情况不应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1)当患者具有明确的生命体征,如正常呼吸、心跳或清醒状态。 (2)存在明显的致命性伤害,例如颅内严重出血或全身大面积烧伤等。 (3)患者存在明确的生存无望的病理状态,例如晚期肿瘤等。 (4)患者本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