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84722

第1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教案 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2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课,抒情,写意,中国,花鸟画,教案
  • cover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一、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 2.情感目标: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教学重点 1.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2.花鸟画特殊的表现物象的程式方法; 3.对花鸟画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内涵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 2.对花鸟画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导趣:通过对题画诗和诗配画的欣赏导入。让学生了解诗与画在意境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2.经典回故:欣赏古今“梅.兰.竹.菊”四君子作品,讲解其思想内涵与表现方法,所蕴含的寓意及象征精神。让学生感受作品的人格魅力与笔墨的情趣。 3.互相研讨:组织学生对其所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1.画家为什么要表现这些题材?2.画家为了能在画画中体现其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方法? 4.教师讲解:“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就是笔法与墨法。 A.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则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5.酝酿创作:用古诗句或警言给学生命题,例如“只留清气满乾坤”(咏梅).“疏影横斜三两枝”(咏梅).“虚心劲节”(竹).“犹有晚节香”(菊)等。 6.教师示范:教师示范花鸟画的绘制过程,强调其程式的表现方法,并注意鸟画的构图.题款等相关知识。 7.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能运用几种国画的表现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构图.题字等)来完成作业。 (2)能表面画题的意境。 (3)注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题字。 五、教学评价与小结 在本课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不只是学习中国画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去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境界与审美境界。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更好地掌握本课所介绍的笔墨情趣。学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并经过临摹练习,课后都已能熟练应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