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93378

9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3课时《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433300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9年级,下册,单元,3课时,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课件
    (课件网)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观看视频:听一听歌曲唱到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 花木兰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如: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9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3课时 执教人:吴余梅 戏曲:中国传统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故称“戏曲”。戏曲是一种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是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河北、山东,流传中国各地的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豫剧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初听 1、唱段节奏、旋律、唱词有何特点? 唱词:河南方言 2、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节奏:明快、欢畅 旋律:高亢、活泼 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大偏》是豫剧《花木兰》的著名唱段,剧中花木兰替父从军行军途中一位刘大哥出言,认为天卡苦事都让男子做了,女子在家享清闲。花木兰以男子身份,慷慨激昂 ,为女子摆功 ,直说的刘大哥无言以对。 乐句有什么特点? 找一找: 二八板 二八板:由两个八板(八小节)组成一个乐段,循环反复使用,故而称它为二八板。 唱词多用七字句或十字句。所有的句子都成双地组成上、下句的对仗格局。 再次聆听并跟琴学唱 下滑音 前倚音 用河南方言念唱词,体会旋律与语言的关系 练一练 跟着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完整演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朝鲜战争时期,向志愿军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部,被誉为“爱国艺人”,国务院追授她“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走进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 听一听 出现了哪些伴奏乐器? 梆子 三弦 二胡 笛子 豫剧的乐器 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币、小锣和梆子等。 豫剧乐队分为: 文场 武场 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 小 结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希望同学们把祖国优秀的戏曲传承下去,让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下节课再见9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3课时《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教案 教材分析: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是人音版教材中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戏曲撷英”中的一首重点欣赏曲目。它是中国众多地方戏曲类型中“豫剧”的经典唱段,具有浓郁地域特征和极高审美价值,是地方戏曲的优秀代表曲目。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是豫剧《花木兰》中一个著名的唱段。这个段子用的是豫东调武生腔[二八板],曲调铿锵,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各地群众广为传唱。唱段从“男子打仗到边关”到“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用了[二八连板],即一句紧接一句,不要间奏,颇显气势。最后一句“哪点不如儿男”,后半句上使用了切分节奏、甩腔,以及重复衬字“嘿嘿”,英武豪迈之气四溢。豫剧风格之所长———阳刚与活泼,用在这个段子上,恰到好处。 学情分析: 9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戏曲的认识在7、8年级有初步的了解,比如京剧和川剧。但对豫剧了解知之甚少,对豫剧表演艺术家更没有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使用教材的同时,应多收集相关文化故事、音频、视频等资料让课堂更有趣、学生能融入课堂,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