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00405

9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时《让世界充满爱》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46677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9年级,上册,单元,1课时,让世界充满爱,课件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让世界充满爱》选自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流行乐风”第一课时。这首歌是由陈哲作词,郭峰作曲,由128位歌手共同演唱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是由序曲和三首歌曲组成,教材中所选的是组歌的第二部分,这部作品的音乐洋溢着时代的朝气,倾诉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憧憬。它的音调、节奏在保持民族性语言的同时,又借鉴了国际流行音乐。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式。A部的女生齐唱带有温馨抒情的气氛;B部男女声的合唱唱出“共风雨、共追求”的主题,调性上与A部形成对比;最后四个乐句是A部的再现,使全曲前后呼应。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的演唱要求比较明了。由于年龄的增长,他们对音乐课的喜爱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有些学生上课非常被动。所以,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演唱积极性是首位。歌曲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需要学生的气息支持。以情带声,创设意境引领学生进入情景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目标】 1.能以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呈现歌曲意境,感受歌曲表达的爱与和平的憧憬及期盼。 2.在聆听听、演唱、思考与分析中感受歌曲韵律,表现歌曲真挚的情感。 3.通过学唱歌曲、处理歌曲了解和体会节奏、旋律、力度等各音乐要素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以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休止,切分节奏等。 教学难点:了解和体会节奏、旋律、力度等各音乐要素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看图谈感受:图片《战争中的儿童》《战争中的士兵》 师:同学们看完之后想到了什么?它们表现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爱与和平的主题) 2.揭示课题并板书 新授 (一)歌曲介绍 1.出示郭峰、百位歌手演唱剧照 2.介绍歌曲重要影响: ①1988年南方水灾后,歌曲拍成了MV,献给灾区人民。 ②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后,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重新制作的MTV。 ③2008年汶川地震、2012年雅安地震赈灾歌曲 ④2019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歌曲 ⑤2022北京冬奥会地开幕式上再次唱响,献给全世界。 师:为什么这首歌曲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呢?词曲作者又是怎样把想要传达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到歌曲中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一)初听歌曲并为歌曲划分乐段。 小结曲式结构:A+B+A’带再现三段体 (二)学唱歌曲 1.A段 ①跟琴视唱曲谱,找出两个乐句的不同之处并讲解同头换尾。 师:这两个乐句前面的节奏、旋律完全相同,而结尾处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创作手法叫做同头换尾。 ②填词演唱不同之处 ③完整唱一唱A段,找出弱起与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 师:节奏有什么特点?(起句都是弱起)这里的弱起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呢?(温馨、亲切)我们一起带上这样的情绪再来唱一唱。 师:其中切分节奏与后附点节奏的重音发生了变化,在平静道来的同时也不失音乐的递进感。 ④用对比的方式引出此段力度并再次跟琴演唱(板书: mp) B段 ①师表演唱并提问歌词表达的愿望是什么?(风雨同舟的愿望) ②跟琴填词演唱,找出旋律的发展和歌词的关联并引出情绪。 小结:旋律与歌词结合紧密,音乐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情绪变得极富有号召性,呼吁爱与奉献。 ③分析演唱力度(mf) ④再次跟琴演唱B段(师伴奏) ⑤分析创作手法,演唱形式 创作手法:“同头换尾” 演唱形式:合唱 3.第三段 ①分析旋律 师:情绪高涨之后又回复到平静,音乐进行再现。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一段与A段相比在音乐要素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旋律与节奏,演唱形式) ②完整填词演唱A’段 小结:结合歌词来看这一段更是表达了发自内心的祝福,相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