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05714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 碳排放与碳减排课件(共92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9583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一节,92张,课件,碳减排,排放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碳排放与碳减排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出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1.区域认知:运用图表,说出自然环境中碳循环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2.地理实践力:结合资料,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3.综合思维:了解碳减排的概念和核心,理解促进碳减排的主要手段。 4.人地协调观:结合资料,说出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 材料一 中国科学家测量发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覆盖的千年积雪30余年来正在不断融化变薄。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来持续下降了约1.3米。 材料二 2020年2月19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这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南太平洋岛国目前正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探究一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 新 知 导 入 思维启动 [思考]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全球大气环境的什么问题? 提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2)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呢? 提示:原因:人为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人类大量地毁坏植被;地表水域逐渐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溶解条件受到干扰。 危害: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异常;影响农业生产;影响人类健康。 1.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碳循环和温室效应是两个彼此联系的自然过程。 (1)碳循环 全球碳循环是___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以_____、碳酸盐及_____等形式进行转换和迁移的过程。 知 识 必 备 基础落实 碳 二氧化碳 有机化合物 ①碳库 a.概念: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中_____的载体称为碳库。 b.地球上共有四个碳库,分别为_____、海洋碳库、_____和大气碳库。 ②作用: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_____。 ③意义:碳循环是维持地球表层_____的主要物质循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存储碳 岩石圈碳库 陆地生态系统碳库 保持稳定 生命活动 (2)温室效应 ①概念:太阳_____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地面升温后释放出的_____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通过_____,大气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这种作用类似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②温室气体 产生_____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温室气体还包括甲烷、水汽等。 短波 长波 大气逆辐射 温室效应 2.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碳排放主要指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时也指二氧化碳的排放。 (1)全球变暖的原因 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_____,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持续增加,温室效应加剧,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2)对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①海平面上升 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引起全球冰川融化,北极地区海冰范围持续缩减,导致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引起海水发生_____,海水体积增加,造成海平面上升。 化石燃料 热膨胀 ②气候变化异常 a.气候变暖引发水、热条件发生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如植被带向高纬移动;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土壤水分减少,降水量较小的地区干旱加剧,引起土地荒漠化。 b.伴随气候变暖,降水变异的加剧,极端天气现象增加,强度加大,_____频繁发生。 气象灾害 ③影响农业生产 a.气候变暖使北半球温度带北移,温度升高使中、高纬度地区的作物_____延长、_____减少,农业种植面积_____,作物布局与_____发生变化。 b.在热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温度升高将加大土壤中水分的_____,造成土壤水分_____,作物产量下降,耕地面积也会减少。 c.中纬度地区“谷物带”由于气温升高、水分_____,粮食生产能力降低。 d.气候异常变化将进一步加剧农业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