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21511

【核心素养目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5《阿Q正传节选》《 边城节选》夯基提能作业(含答案)+课件(共144张PPT)(2份打包)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52472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提能,2份,PPT,144张,课件,答案
    第二单元 5.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酷夏,心不静,气不顺,__①__之余,除了听听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以外,唯靠读书静心。 鲁迅的《故事新编》共八篇小说,是鲁迅辗转京、厦、广、沪四地而做。用时竞达十四年。在给友人的信中,他一再强调自己不太爱惜身体……在我看来,他并非厌世,而是身不由己。 一个读透古书的人,写起拟古之作,可谓__②__。巧妙的架构,灵气飞溅的对话体,每读一遍,便激赏一次,让人__③__。 《故事新编》的脉络,分明是鲁迅的心迹。他写《补天》,契合着欲补苍天的志向:写大禹的《理水》篇他精神的务实趋真得以践行;表现“隐”与“———的是《采薇》:对于威权《铸剑》则是轻蔑与挑战;《非攻》篇,借墨子这潭深水,倒映出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再然后,以《出关》《起死》,涂抹出人生与社会的苍凉。 调皮的文笔、始终蓬勃着的少年气及沉浸式的浪漫,让这个故去八十六年的、也曾壮怀激烈过的人,依然是我们的恩师和益友。如今,我们读他的书,就当是吹一吹空调,仰仗他的冷峻和深远,让酷热笼罩的心头又一次享受清凉。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 _①心浮气躁__②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垂手可得、唾手可得、易如反掌、水到渠成、得心应手)__③爱不释手(爱不忍释、叹为观止)__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着结构混乱、语句不通、标点不妥等问题,请加以修改,变成结构整齐、表达流畅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_《补天》篇,契合着他欲补苍天的志向;《理水》篇,践行了他务实趋真的精神;《采薇》篇,表现了他对“隐”与“———的思考;《铸剑》篇,饱含着他对威权的轻蔑与挑战。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答案】 _构成:本体阅读鲁迅先生《故事新编》的感受,喻体是在酷热的天气里吹空调。比喻词“是”。 效果:①与开头“酷夏,心不静,气不顺……唯靠读书静心”相呼应。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鲁迅的冷峻和深远给予浮躁的自己精神上的镇静与愉悦。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鲁迅先生诞生在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奇迹。此前没有这样的人物,此后也很少有了,他的同时代人中,有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他与他们并肩协作,创造了中国新文学的辉煌业绩。他像星辰,给那些身处至暗时刻寻求援助的广大读者以信心和希望;__①__,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他的写作,深沉博大,有一种超越文字之上的力量和温暖。人们喜欢称他为“大先生”。所谓大者,“得其大者而兼其小”。他有博大的胸怀。早年“走异路,逃异地”,脱离了江南小镇的狭小天地,告别了“读书应举”的传统道路,赴金陵求学,后东渡日本学医。一路走来,__②__,人生的内涵越来越丰富。__③__,但他不是吟风弄月的文学家,也不是谋求高雅地位的成功人士,而是一生致力于用文学来改良社会的文学践行者。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个风雨飘摇、万马齐喑的旧中国,竟会诞生像鲁迅这样举世无双、影响深远的文化巨匠。 4.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就像樱、梨、桃这样轻柔飘逸的花,我从不将它们的谢落看作死亡。 B.雨天,拾荒农妇从门前经过,我会像妈妈一样追出门,给她一顶草帽。 C.天和号核心舱是世界最大最重的太空舱,功能齐全,就像旅馆一样。 D.像是知道我要摘它一样,那朵红色的荷花猛地把头埋进了荷叶丛中。 【解析】 画线句:表示举例。A项,表示举例;B项,表示与某人在行为上有共同点;C项,表示打比方;D项,表示推测。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