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3967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课件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鹊踏枝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379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高中,语文
  • cover
课件17张PPT。中国传统诗词中有哪些关于“闲愁”的诗词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问闲愁多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 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南唐著名词人,深得李璟信任,并曾两度为相。 冯延巳的人品,颇受非议,其政治见解和政治才干也确属平庸。但他多才多艺,能诗能文,工书善辩,特别是词的创作最为著名。其词集名为《阳春录》,有的题作《阳春集》。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第一层,我不愿意这样闲愁,所以挣扎,把闲情抛掷了。第二层,我不但努力把闲情抛掷了,而且努力了很久,抛掷久。第三层,“谁道”,是谁说我真的抛掷了?反问的语气强化了情感。词人的情感盘旋郁结,从“闲情抛掷”到“闲情抛掷久”,最终到“谁道闲情抛掷久”,层层深入,展现深挚的情感。 名家评道:“虽然首句仅只七个字,却写得千回百转,表现出对感情方面挣扎所作的努力”,请同学们赏析作者开句是如何做到千回百转的。 闲情?既可以指爱情的苦闷,也可以指人生的失意、理想的失落等。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 每、还、依旧:层层递加,足见此惆怅之永在永存。 惆怅:并不明确却较相思离别更为寂寞、更为无奈的迷惘情绪 面对易落的春花,作者以酒浇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日日”写出非酒无以度春日。“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的结果,说“镜里”,自有一份反省惊心之意,而上面依然用“敢辞”二字,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的情意。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表达出怎样的情感境界?赏析“河畔青芜堤上柳”写景句的作用。 “河畔青芜堤上柳”作为上下片的过渡,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河畔的青草还有岸上的青青杨柳,呼应了上文“每到春来”,联系了下文“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所谓新愁是河畔的青草、堤上的杨柳把那一片忧伤唤起,这个新愁还是那个旧愁,是主人公想“抛掷久”而未能实现的。这一句词把浓密的愁绪比作年年生长的青草,比作绵软纤长的垂柳,不能断绝。也正是这一句景色描写,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词的最后两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意境? 孤寂、清冷、落寞的意境 这首词的结句最为人赞赏,既有画意,又有雕塑造型之美。月上柳梢头,人归黄昏后,可抒情主人公仍独立小桥,一任晚风吹拂,似在翘首等待,又仿佛在俯首沉思,韵味无穷。 “独立”二字,寂寞已是不言而知,再加上“风满袖”,“满”字写出风寒袭人,更是凄凉可知。又用“小桥”二字,则其立身之地的孤零至无所荫蔽如在目前。此境之中寂寞孤零凄寒侵扰,心情之凄苦已是不堪忍受。再加上“平林新月人归后”,“平林新月”,则月上树梢,夜色渐起,又说“人归后”,是寂寞人定之后了,孤立的时间之长就可想见。用此景作结,将上文“闲情”之苦之深之久之难以排遣,写得层层深入。层深之法最典型的是“泪眼问花花不语,隔墙飞过秋千去”。清人毛先舒云“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