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56552

2024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第五章 原子核与基本粒子拔高练

日期:2025-04-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12054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练习,拔高,基本粒子,原子核,第五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 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衰变及半衰期 1.(2022山东,1)碘125衰变时产生γ射线,医学上利用此特性可治疗某些疾病。碘125的半衰期为60天,若将一定质量的碘125植入患者病灶组织,经过180天剩余碘125的质量为刚植入时的 (  ) A.  B. C.  D. 2.(2022全国甲,17)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0和2t0,在t=0时刻这两种元素的原子核总数为N,在t=2t0时刻,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则在t=4t0时刻,尚未衰变的原子核总数为 (  ) A.  B. C.  D. 3.(2021河北,1)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铝同位素26Al。26Al核β+衰变的衰变方程为Al→Mge ,测得26Al核的半衰期为72万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6Al核的质量等于26Mg核的质量 B.26Al核的中子数大于26Mg核的中子数 C.将铝同位素26Al放置在低温低压的环境中,其半衰期不变 D.银河系中现有的铝同位素26Al将在144万年后全部衰变为26Mg 4.(2021全国乙,17)医学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113In产生γ射线,而113In是由半衰期相对较长的113Sn衰变产生的。对于质量为m0的113Sn,经过时间t后剩余的113Sn质量为m,其-t图线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到113Sn的半衰期为 (  ) A.67.3 d  B.101.0 d C.115.1 d  D.124.9 d 考点2 核裂变 核聚变 5.(2023湖南,1)2023年4月12日,中国“人造太阳”反应堆中科院环流器装置(EAST)创下新纪录,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为可控核聚变的最终实现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更多 B.氘氚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HH → Hee C.核聚变的核反应燃料主要是铀235 D.核聚变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 考点3 核反应方程 6.(2023全国甲,15)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 XN→YO YLi→2X X和Y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分别表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则 (  ) A.Z=1,A=1  B.Z=1,A=2 C.Z=2,A=3  D.Z=2,A=4 7.(2022湖北,1)20世纪40年代初,我国科学家王淦昌先生首先提出证明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如果静止原子核Be俘获核外K层电子e,可生成一个新原子核X,并放出中微子νe,即Bee→Xνe。根据核反应后原子核X的动能和动量,可以间接测量中微子的能量和动量,进而确定中微子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X是Li B.核反应前后的总质子数不变 C.核反应前后总质量数不同 D.中微子νe的电荷量与电子的相同 8.(2021浙江6月选考,14)对四个核反应方程(1UThHe;(2Th→Pa+e;(3NHe→H;(4H+He+n+17.6 M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2)式核反应没有释放能量 B.(1)(2)(3)式均是原子核衰变方程 C.(3)式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转变的方程 D.利用激光引发可控的(4)式核聚变是正在尝试的技术之一 9.(2020课标Ⅲ,19)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X,反应方程为He+Al→n。X会衰变成原子核Y,衰变方程为X→Ye。则 (  ) A.X的质量数与Y的质量数相等 B.X的电荷数比Y的电荷数少1 C.X的电荷数比Al的电荷数多2 D.X的质量数与Al的质量数相等 10.(2021福建,9)核污水中常含有氚H)等放射性核素,处置不当将严重威胁人类安全。氚β衰变的半衰期长达12.5年,衰变方程为HHee+。其中是质量可忽略不计的中性粒子,Z=    ,A=    。若将含有质量为m的氚的核污水排入大海,即使经过50年,排入海中的氚还剩     m(用分数表示)。 考点4 核能的计算 11.(2023全国乙,16)2022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其中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装置在该事件观测中做出重要贡献。由观测结果推断,该伽马射线暴在1分钟内释放的能量量级为1048 J。假设释放的能量来自物质质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