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62719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历史第一册堂堂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1432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堂堂,一册,历史,学制,五四
  • cover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西晋建立者以为没有分封宗亲会导致政权易主,故大封同姓诸王,结果引来纷争,国家迅速衰落瓦解。西晋的建立者是( ) A.司马容 B.司马懿 C.司马昭 D.司马炎 2.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3.西晋鉴于(曹)魏一朝薄待宗室以致为自己所篡,于是大封同姓,同姓王在中央和地方均可以担任重要职务,此举埋下了国家祸乱之源。上述材料中的“国家祸乱”指的是( ) A.“国人暴动” B.“八王之乱” C.诸侯争霸 D.“楚汉之争” 4.西晋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王朝。虽出现过太康之治的盛世局面,但在短暂辉煌过后,便迅速地衰败下去。导致西晋速亡的原因主要有( ) ①匈奴的内迁 ②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③统治集团腐朽 ④皇族间连年混战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西晋(266—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之后的王朝,历四帝,国祚五十年。下列哪项不是西晋的主要特点( ) A.短暂统一的朝代 B.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C.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 D.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 6.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原人口为避祸、求生而大量南迁。北民南迁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促进南方地区的开发 ②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③加剧各民族间的冲突 ④推动先进技术的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福建晋江的地名,就是因晋代南下福建的汉人沿江而居,怀念故土而得名的,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 A.东汉末年 B.三国末年 C.西晋初年 D.西晋末年 8.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因为北方自然灾害严重 B.阻碍了中华民族的交融 C.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三国各国实力表。 国家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材料二 八王之乱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这场内乱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 材料三 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教科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八王之乱”的目的是什么?“八王之乱”对当时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三回答:“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公元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哪一少数民族所灭?由此,中国北方进入了哪一历史时期?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王混战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一次战役里,有30多万人参成,死伤10万人左右。洛阳周围13岁以上的男子,都被迫当兵或服徭役。米价贵到1万钱一石。人民流离四散。 材料二 山西发生饥荒,皇族司马腾乘机掳掠内迁各族人民,卖往山东、河北作奴婢,用来换取军粮。当时20多岁的石勒,也在被掠卖的行列中。他历尽饥饿、疾病、死亡的危险,被卖到山东做奴隶。后来石勒起兵反晋,建立后赵政权。 (1)材料一反映的事件导致了什么后果?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西晋统治者是如何对待内迁各族人民的。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西晋会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