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62722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历史第一册堂堂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55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堂堂,一册,历史,学制,五四
  • cover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司马睿于公元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题干中公元317年处于( ) A.公元三世纪初 B.公元三世纪末 C.公元四世纪初 D.公元四世纪末 2.东晋的统治,被当时的人嘲讽为“王与马,共天下。”这里的“王”是指( ) A.王导 B.王敦 C.王羲之 D.王献之 3.东晋南朝时期,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摆摊设点的正规“市”之外,还有农民临时集市的“草市”,军队设的“军市”,与周边民族进行贸易的“互市”等,星罗棋布,遍布各地。这反映当时( ) A.商业贸易活动的频繁 B.长期分裂局面的结束 C.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4.据记载,交州一年两熟,“恒为丰国”,“江湖诸州并得休息,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这表明东晋南朝时期( ) A.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C.手工业技术日益成熟 D.统治者倡导戒奢从简 5.《晋书》记“(石崇)与贵戚王恺、羊绣之徒,以奢靡相尚”;“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时人语曰‘王与马(司马)共天下’”。这两段史料反映出西晋、东晋在政治上共同特征是( ) A.在地方废除了郡县制,推行分封制 B.中央政权长期由内迁少数民族掌握 C.豪族地主对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深刻影响 D.结束了国家分裂,实现了长治久安 6.如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斯。图中A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氏族 D.女真族 7.《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当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当时的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④南下移民和江南地区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据记载,从西晋永嘉年间到刘宋末,北方人民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此时江南的作物有麦、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可与水稻交错进行。这反映了人口南迁( ) A.导致北方经济衰落 B.促进作物品种迁移 C.促进南方商业发展 D.促成经济重心南移 9.阅读材料: 材料 农民在湖沼边筑起堤坝,进行围垦,开辟出一片片湖田。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周围湖田很多,这三个地区便成为江南的粮仓。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一年收获两次,粮食自给自足。成都平原的农业也有新的发展。 请回答: (1)材料描述了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状况.请你具体说一说当时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2)当时南方种植的农作物除了水稻,还有哪些? (3)有人说,江南的开发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重大的破坏,这种开发是应该禁止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你如何看待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分析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2)江南地区得到发展的同时,北方地区是什么样的情况? (3)通过材料分析,试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我国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时间上应该表述为公元4世纪初。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317年为公元4世纪初。时间为公元前的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晚,数值越大年代越早,而公元后的时间正好相反,十位和个位数值越小年代越早,越大年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