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72328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期中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1-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858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空气,练习,期中,构成,质的
  • cover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期中练习附答案 科粤版(2012)第2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16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稀有气体、空气 B.冰水共存物、盐水 C.二氧化碳、液氧 D.澄清石灰水、高锰酸钾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证明呼出气体中的CO2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A.A B.B C.C D.D 5、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冰上场馆,采用了CO2跨临界直接制冷技术,实现了CO2的循环利用。构成跨临界CO2的微粒与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 A.水 B.水银 C.硫酸铜 D.金刚石 6、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铜、钙 B.氩、金 C.镁、银 D.氦、汞 7、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硫(S)、氯酸钾(KClO3)、牛奶 B.铜(Cu)、氧化镁(MgO)、铁锈 C.臭氧(O3)、二氧化硫(SO2)、冰水混合物 D.液态氧(O2)、稀有气体、五氧化二磷(P2O5) 8、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③属于稀有气体 C.①表示阳离子 D.④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9、2022年湖南省夏季遭遇难遇的旱情,致使多地严重缺水。为保证生活用水,很多地区不得不去寻找水源。但在水质监测中,有少部分地区出现“铁”“锰”等重金属超标,不能达到饮用标准。这里的“铁”“锰”等指的是(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 10、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1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氧气变成液氧———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气球打气时变大———分子体积变大 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12、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水、氨气 B.二氧化碳、石墨 C.氯化钠、硫酸铜 D.铁、汞 13、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产品含碘25mg、镁40mg、锌15mg,这里的“碘、镁、锌”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14、氧、碳、氢是生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三种元素,这三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电子层数不同 D.原子质量不同 15、近年来,部分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汽车尾气的排放;④动植物的呼吸.其中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固体难以被压缩,说明构成固体的粒子间的间隔较小 B.氧气和液氧都支持燃烧,说明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一现象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二、填空题。 17、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 (1)图1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物质B的化学式为 ___ 。 (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物质B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该反应属于 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18、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_____ 。 (2)墙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