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30450

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原卷+解析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学案(人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2次 大小:19971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七,人教,学案,上册,物理,九年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高效课堂培优讲义 第2节 欧姆定律 ( 01 新课知识解析 ) ( 知识点 一 : 欧姆定律 ) 1.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 3.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 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单位为欧姆(Ω); I表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 4.适用范围 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如含有电动机的电路,欧姆定律将不适用. 5.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就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 (1)电阻、滑动变阻器、电烙铁、电炉、电热丝、白炽灯等用电器在工作时,都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注意:白炽灯工作时,先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然后一部分内能再转化为光能,所以由此类用电器组成的电路是纯电阻电路. (2)电铃、电动机、电风扇等用电器工作时,主要对外做功,只有一小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含这些用电器的电路是非纯电阻电路. (3)家庭常用的节能灯工作时,将大部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小部分转化为内能,所以含有节能灯的电路属于非纯电阻电路。 6.欧姆定律的意义 欧姆定律反映了电流与电压的因果性,电流与电阻的制约性。该公式的发现,给电学的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在电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7.公式的变形式 (1)U=IR: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乘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电压大小是由电源提供并决定的,电压大小与电流并无直接关系,所以不能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但是,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可以说导体电阻--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需要注意的是,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它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外部的温度等因素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均无关,因此它既不与U成正比,也不与I成反比.这也是物理公式与数学公式的不同之处. ( 知识点二: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 1.利用欧姆定律分析或计算(知二求一) 欧姆定律反映了同一导体中导体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同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根据及其变形式求出第三个量. 2.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若题干中无电路图,则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2)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各电表测量的对象 (3)根据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特点,列方程求解 (4)讨论结果的合理性,代人检验,最后作答 3.运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同体性:公式中的电流I、电压U及电阻R,是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三者要一一对应;在解题的过程中,习惯上把对应同一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用相同的角标表示,如R1、U1、I1 (2)同时性:即使是同一段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等,都会使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发生变化,因此,必须保证口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刻的值,切不可混淆电路结构变化前后的I、U、R的对应关系 (3)统一性: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U的单位是伏特(V) ,R的单位是欧姆(Ω) ,1的单位是安培(A) (4)规范性:(a)计算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b)代人数值或写计算结果时,不要忘记单位 4. 实验结论中的制约关系 ( 0 2 题型专场 ) 题型一:对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式的理解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在相同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D.对某一导体来说,通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