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33977

人美 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9.会变的盒子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0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40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三年级,美术,下册,变的,盒子
  • cover
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9.会变的盒子 计划学时 2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范畴。本课是继二年级下册《纸盒变家具》之后又一次与纸盒有关的内容。设计本课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盒子,发现不同种类的盒子的不同功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习惯。初步树立设计意识,培养简单的设计能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也为后续《变垃圾为宝》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但是动手能力还不是很强,还需要在本课的学习中进一步的巩固和运用。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媒材的形状、色彩感兴趣,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材料,进行联想和创作。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盒子,发现不同种类的盒子的不同功能,明确盒子不仅造型美观,且具有审美价值,更具有实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认真分析纸盒的特点,运用拆、画、剪、折、贴等方法把自己的纸盒变成一个有趣的新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盒子的设计与实用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了解有关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盒子的种类和用途,简单了解纸盒的基本制作方法。让学生通过纸盒的收集、观察、制作等教学活动,了解有关盒子的相关知识,学习用简单的方法将纸盒进行改造。 解决措施:通过看书20页内容,了解盒子的种类和用途,21页内容了解制作步骤。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纸盒的特点进行制作,剪贴美观。解决措施:通过观看纸盒娃娃的微视频解决剪、贴这一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围绕“盒子”创造了一个故事情景,以情境中的主要角色导入学习内容,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变”来展开学习,通过欣赏图片、纸盒娃娃微课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创作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美术中去发现自己学习能力的“闪光点”,从而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树立信心,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做好铺垫。 依据的理论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注重美术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媒体来源 创设情境 知识与能力 盒子视频 教师播放 自制 感知结构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图片 教师播放 下载后自制 探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 微课 教师播放 自制 艺术实践 过程与方法 音乐、文字 教师播放 自制 展示评价 过程与方法 文字 教师播放 自制 拓 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图片、文字 教师播放 下载后自制 教学过程(可续页) 组织教学:检查用具一、导入新课: 1.激趣、欣赏、导入。看一段有关盒子的视频。2.师:盒子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它们有许多用途。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下盒子的有关知识。(板书:盒子)(设计意图:视频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在教学中自然渗透德育。)二、探究新知:(15分钟)1.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古今不同种类的盒子,学生自学,教师引导。①介绍盒子的造型、色彩和装饰特点。②介绍不同盒子的实用功能。2.探索发现家里经常买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它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污染环境、资源流失、浪费纸质材料……)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什么用途?它会变吗?3.讨论、探究、创作。同桌讨论:(1)介绍你的纸盒(外形、大小)(2)拆开纸盒研究发现:(课件出示展开图)(了解盒子的基本设计方法)对应的两个面相等,有连接和插口等特点(3)(课件展示不同方法制作的纸盒新造型)说说你喜欢哪一个?猜猜,用了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