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939812

【中职数学】北师大版基础模块上册 第2单元《不等式》第3课时区间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4 科目:数学 类型: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1129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区间,课时,不等式,单元,中职,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中职数学《不等式》单元教学设计 第3课时 授课题目 2.2区间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建议学时 1学时 单元知识概览 ( 基础知识 第二单元不等式 不等式的性质 区间 一元二次不等式 不等式的应用 绝对值不等式 ) 内容分析 《区间》为中职数学课程第2章《不等式》中2.2节内容.本节内容是继集合的概念之后,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是不等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由文字、数字到字母符号的抽象转化学习,这是小学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数学抽象过程.通过实例抽象出不等式,由不等式介绍闭区间的有关概念,将区间与初中所学数轴知识数形结合,渗透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学生类比得出其它区间的记法. 《区间》是数学这个工具科目中的重要工具,学习区间为学生后面用区间法表示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集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函数学习作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区间的概念; 2.掌握用区间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渗透数学符号的表达意识,培养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2.不等式、区间、数轴相互的转化,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素质目标 学生从数学活动中加强交流合作意识,乐于探究学习,敢于表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区间的概念,用区间表示实数集. 难点 对无穷区间的理解与端点的准确表达,用区间进行并集运算. 教学方法 教法 数形结合法、讲练结合法、自主探究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讨论学习法 教学资源 1.使用office做ppt; 2.利用学习通解决课前与课后检测问题; 3.在与中查阅相关教学资料; 4.借助希沃助物与希沃白板进行辅助教学. 课程思政 1.课前以中国速度引出不等式的区间表达,增强民族自豪感等; 2.课中和课后在区间概念的理解运用过程中,强调区间的规范书写与区间符号使用的简洁,强调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等. 教学过程 第1学时 课前准备 【课前知识储备】 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写出结果; 2.准确在数轴上的画出不等式的解; 3.集合的表示法. 【学生知识储备检测】 附录1:2.2检测评价学生储备知识掌握情况,以便衔接新知. 课中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媒体资源等 (一) 情景导入 1.【列举实例,复习旧知】 资料显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旅客列车称为新时速旅客列车.在北京与天津两个直辖市之间运行的,设计运行时速达350公里的京津城际列车呈现出超越世界的“中国速度”,使得新时速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值界定在200公里/小时与350 公里/小时之间. 如何表示列车的运行速度的范围?. 【播放视频、图片】 【发布任务】 1.要求学生读资料,从资料中提取信息. 2.分析信息,尝试回答问题,小组内可讨论. 【观看视频、图片】 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 【小组讨论】 1.阅读资料,写下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 2.回答问题. 1.感知数值范围;中国速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不等式的简单应用,加强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 合作探究 1.【情境分析】 情境中, 不等式: ; 集合:; 数轴:位于200与350之间的一段不包括端点的线段; 类似的范围表示还有哪些? 还有其他简便方法吗? 2.【归纳总结】 某实数范围有三种表现形式: 1)不等式; 2)集合描述法表示; 3)数轴; 【发布任务】 1.对上述情境得出的结果写出多种表达方式.教师根据学情适当进行引导集合、数轴的表现形式. 2.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类似的案例. 3.要求学生总结一下:表示某实数范围的表示方法共有几种? 有没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引导思考) 【完成任务】 1.举手抢答 2.积极思考发言 1.复习集合,整合数轴,为区间与数轴的数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