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3.1 交集 第一单元 · 集合 1.3.1 交集 知识目标 1.理解交集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交集运算。 2.能够用数学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表示交集。 3.会利用数轴求数集的交集运算。 能力目标 1.在交集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等数学核心素养; 3.在习题巩固中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素质目标 1.通过引导探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在讨论与合作交流中形成合作学习,主动参与意识; 3.通过交集的概念分析,学生形成数学符号意识,更多体会数学语言简洁精准的魅力,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习习惯和做事态度.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用数学语言和图形语言定义的交集概念,会集合的交集运算。 用数轴方法求解两个集合的交集运算。 情景导入 1 合作探究 2 抽象概括 3 示范讲解 4 课堂练习 5 课堂小结 6 复习旧知,列举实例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示范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1)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写在大括号内, 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 叫作列举法. 描述法:把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描述出来, 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作描述法. 复习旧知,列举实例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示范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观看视频:北京申奥成功 复习旧知,列举实例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示范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实例1:到2022年年底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城市组成集合A ,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组成集合B,同时举办过两种奥运会的城市也组成一个集合C。 实例2:集合 M= {1, 2},集合 P={1, 2, 3},集合 Q ={ 1, 2, 5, 6} (2)情景实例 情景分析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观察并分析2个情境实例,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各小组分别用语言表达三个集合的关系。 分组讨论 提示 共同特征:三个集合,其中一个集合的元素是另外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 1. 交集概念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A∩B 一般地, 设A, B是两个集合, 由属于A且属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C叫作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 记作A∩B, 读作“A 交B”,即 C=A∩B={x|x∈A, 且x∈B}. 如图涂色部分表示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 2. 理解交集概念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课堂练习 示范讲解 课堂小结 3.交集有哪些运算性质? 2.用图形语言表示交集的概念 A∩B={x|x∈A, 且x∈B}. 1.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交集的概念 (1) A∩B=B∩A;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A∩B (2)A∩A=A, A∩= ; (3) A∩B A, A∩B B; (4) 若A B, 则A∩B=A. 例题讲解 例1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示范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解: A∩B={3, 5}. 设集合A={2, 3, 5, 7}, B={-2, 0, 3, 5, 8}, 求A∩B. 例题讲解 例2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抽象概括 示范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分析 可先将已知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观察得出交集,但是一定要注意端点的情况,如图所示 解: 在数轴上将集合A与B表示出来. 观察可知 A∩B={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