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63435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32张PPT)

日期:2024-06-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79411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课,战国,时期,社会,变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战国时,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惟恐老百姓不信,于是命人在都城的一个城门前放了一根高三丈长的木柱,并到处张贴告示:"谁能把城门前那根木头搬走,官府就赏他五十金。"老百姓看到告示后议论纷纷。大家怀疑这是骗人的举动,但一个年轻力壮、膀大腰圆的小伙子说:"让我试试看吧!我去把城门那木头搬走,要是官府赏钱,就说明他们还讲信用,往后咱们就听他们的;如果不赏给,就说明他们是愚弄百姓。他们往后说得再好,我们也不信他们那一套了。"说罢来到城门前把那根木头搬走了。商鞅听到这一消息,马上命令赏给那人五十金。那位壮汉看到自己果真得到了五十金,不禁开怀大笑,一边炫耀那五十金,一边对围观的老百姓说:"看来官府还是讲信用的啊!"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遍了整个秦国,商鞅这才下令变法。 徙木立信 第 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难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 1.识记战国七雄的名称,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能和意义。 西周 夏 一、战国七雄 七国形成 三家分晋:赵、魏、韩(公元前403年) 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 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来 匈 奴 燕 齐 楚 秦 宋 吴 越 晋 赵 魏 韩 三 家 分 晋 齐 田氏代齐 燕 楚 秦 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战国七雄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合纵: 合众势以攻一强 苏秦是合纵主张的代表 他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锥刺股”的故事就是这么来的。他改变策略,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身任六国宰相 ,苏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山东六国合纵,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又配六国相印,叱咤风云。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战国七雄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燕 赵 齐 魏 韩 楚 秦 连横: 事一强以攻众弱 张仪是连横主张的代表 庞涓 孙膑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赵 魏 齐 桂陵 救命啊! 魏 齐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八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率军解邯郸之围,孙膑却率军进兵魏国。这是孙膑采取的避实击虚的方针,置魏军于被动地位。魏国内部空虚,都城大梁告急,庞涓赶忙从赵撤军,回师自救,当疲惫之师魏军行至桂陵时,被早已埋伏在此的齐军打得大败,生擒魏将庞涓,不久被放回国,再度为将。孙膑妙计,花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成功。围魏救赵之役从此成为经典的战例,千百年来不断被人们研究,借鉴和传颂。 马陵之战 庞涓 孙膑 魏 齐 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又发生了马陵之战。齐国仍以孙膑为军师,魏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够10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用,第三天只够3万人吃饭用)。庞涓察看军灶变化,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追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 减灶计 战国七雄———相互兼并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国家 典故 影响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魏、赵、齐 魏、齐 秦、赵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战 国 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齐花最少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成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战国七雄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东方六国再也 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秦 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谈起 兵事来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