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同步练习 姓名:_____班级:_____ 1.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提纯中不涉及的实验方法是( D ) A.溶解 B.蒸发 C.结晶 D.升华 2.[2022·山东]有关“海水晒盐”说法正确的是( B ) A.海水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 B.原理是将海水引到盐滩上,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蒸发得到粗盐 C.日晒时,氯化钠不断析出,过滤所得母液是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 D.“海水晒盐”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的 3.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温度不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3题图 A.氯化钠在海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B.①为蒸发池,②为结晶池 C.①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D.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4.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风吹日晒蒸发海水中的水分,使氯化钠晶体析出。如图能正确表示海水晒盐过程中,海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关系是( C ) 5.工业上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晒盐,已知海水蒸发浓缩过程中结晶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如表(表中数据为每升海水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结晶析出各种盐的质量,单位为g)。海水密度从1.20 g/mL蒸发浓缩到1.22 g/mL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海水密度(g/mL) 硫酸钙 氯化钠 氯化镁 硫酸镁 溴化钠 1.20 0.91 不析出 不析出 不析出 不析出 1.21 0.05 3.26 0.004 0.08 不析出 1.22 0.015 9.65 0.01 0.04 不析出 A.各种盐的溶解度都减小 B.海水中溴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变 C.析出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浓缩过程中,最先析出的是氯化钠 解析:因为溶剂减少而导致溶质析出,无法判断各种盐的溶解度变化,A错误。海水中溴化钠质量不变,溶剂水减少,所以溴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B错误。海水密度为1.20 g/mL时析出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蒸发浓缩到1.22 g/mL时析出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于0。析出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C正确。从表中可知浓缩过程中,最先析出的是硫酸钙,D错误。 6.在粗盐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C ) A.称量时,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垫上相同质量的纸片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粗盐溶解 C.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加快过滤 D.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7.[2021·娄底]在粗盐提纯的分组实验中,小民同学在计算产率时发现产率明显偏高,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造成产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C ) 第7题图 A.操作①中粗盐没有充分溶解 B.操作④中有液体溅出 C.操作⑤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干 D.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 8.[多选]粗盐的杂质主要是MgCl2,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D ) A.浸洗前后,被浸洗粗盐中氯化钠的含量不变 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NaCl的质量变少 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 D.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影响浸洗后盐中MgCl2的含量 9.[2021·湘西]晾晒海水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等。现要除去粗盐溶液中的MgCl2和CaCl2,需先依次加入足量的a和b,过滤后再加c。则a、b、c分别是( C ) A.Na2CO3、稀盐酸、NaOH B.K2CO3、NaOH、稀盐酸 C.NaOH、Na2CO3、稀盐酸 D.KOH、稀盐酸、Na2CO3 10.某NaCl溶液中含有CaCl2,按如图方案提纯得到NaCl晶体。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B ) 第10题图 A.试剂A是碳酸钠溶液 B.操作Ⅰ、Ⅱ的名称都是过滤 C.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CaCO3 D.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 1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第11题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加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