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67327

第一单元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227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学年,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力拔山兮气盖世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 一、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读诗歌,了解新诗的文体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发挥想象,把握诗歌意象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3.审美鉴赏与创造:对比阅读,理解两首诗歌赞扬的“力”之不同 4.文化传承与发展:感悟诗人情思,理解诗歌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发挥想象,把握诗歌意象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2.难点:对比阅读,理解两首诗颂扬的力之不同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词人毛泽东,立足橘子洲头,直面湘江流水,观赏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感受了一腔赤诚豪情。今天,我们将跟随两位诗人的笔触,去往更特别的地方,领略更不同的风景,感受更加独特的情感。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力拔山兮气盖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 (二)教学过程 1.预习检测: a.这两首诗歌的体裁? 师:新诗: 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 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特点: ①形式自由,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 ②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③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 ④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强烈 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号”应该怎么读? 师:号 hào 号召;号令 立在地球边上发号施令(严肃刻板) háo 大声呼叫 立在地球边上激情呐喊(自由纵情) c.《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峨日朵”是什么意思? 师:“峨日朵雪峰”是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内,是祁连山脉的一座无名山,靠近祁连县峨堡镇,山顶终年积雪。“峨日朵”当地的人对峨堡的口语化表达。作者借“峨日朵”来称呼峨堡镇附近的这座山峰。 2.初读,解题 a.齐读两首诗歌,联系诗歌内容,思考,题目省略了什么信息? 师:谁在地球边上放号?谁在雪峰之侧?隐藏了“我”。 (我是作者吗?)不是,“我”是抒情主人公,是融汇着作家的经历、思想、情趣、理想等 个性特征与美学思想的主人公形象。 “我”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我”处于峨日朵雪峰之侧。 b. 汉语大词典中对“边”解释是“物体的四侧、边缘”,对“侧”的解释是“旁边”,都有“旁边、边缘”的意思,它们的表达效果是否一致? 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我”立在地球边上,能与地球并列而立意味着我和地球的位置关系是分开的,并且“我”和地球的地位是平等的。“我”是一个巨人,和大自然有着同样伟岸的精神,和宇宙星球有平等的视角,突出了“我”的高大。 《峨日朵雪峰之侧》:“我”处于峨日朵雪峰之侧,是峨日朵雪峰的征服者。雪峰跟“我”的地位并不平等,且雪峰之侧是“我”仅能征服的地方,雪峰远比“我”强大,突出雪峰的难以攀登。 3.再读,知意 a.立足不同,所视亦不同。两首诗的抒情主人公,一个立足地球边上,一个立足雪峰之侧,分别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 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白云:“无数”写出云之多,“怒涌”写出了云的翻涌不断,赋予白云排山倒海的力量感。 北冰洋:好一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壮丽 太平洋:“无限”写出了太平洋的广阔无边,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太平洋的巨大力量。 洪涛:“滚滚”写出了浪涛的源源不断与声势宏大。 宏伟壮丽,气势磅礴———自然之力 《峨日朵雪峰之侧》 太阳:彷徨许久———朝向”二字告诉我们,太阳的位置在峨日朵雪峰峰巅之下,“彷徨许久”无法到达,写出了峨日朵雪峰之高。 山海:引力无穷———山海”证明山多,“跃入”山海又告诉我们,群山是低于“我”所处的位置的,写出了峨日朵雪峰之高。 石砾:不时滑坡———写出了山之险 深渊:棕色———棕色”是土地的颜色,意味着峨日朵雪峰的植被稀少,且“我”所处地位置十分陡峭。 岩壁:锈蚀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