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 小小运动会———《9加几》 教材分析: 《9加几》是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不进位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本单元学习8加几、7加几的基础,也是学习多位数计算及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在整个小学学习阶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让学生体会“凑十法”的计算过程、方法和理解算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其中理解算理也是教学难点。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刚刚入学不久,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经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已经真正学会了,这些经验多是来自于“背诵”式的反复演练。他们缺少的是算法(怎样算)和算理(为什么这样算)的掌握和理解。所以,本课中应该结合学生好动、爱表现的年龄特点,以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9加几的计算过程、方法,理解算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引导学生尝试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算法多样化。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通过比较知道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在探索9加几的过程中初步渗透把9加几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9加几的算理。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学生口算教 师:同学们口算的真是又对又快,老师把这些算式写在了大屏幕上,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口算题。 10+1= 10+2= 10+3=10+4= 10+5= 10+6=10+7= 10+8= 10+9= 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为凑十法作好铺垫。 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找出图上的数学信息。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作息?2、相互说一说,教师巡视,再全班交流。3、学生可能的回答:有一位老师;左边有6名学生,右边有9名学生有6名学生投沙包,有9名学生赛跑;女运动员有7名,男运动员有9名4、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有选择性的依次用字条贴出数学信息投沙包的有6人,赛跑的9人, 女运动员有7名,男运动员有9名,5、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6、学生可能的回答:左边和右边一共有多少学生?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7、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依次用字条贴出问题 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 (1)教师:读应用题,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9+6=6+9= 9+7= 7+9=教师:为什么要用加法列式?你会计算吗?下面我们以9加6为例来进行研究。 (2)自主尝试探索计算方法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摆一摆,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教师:你是怎样摆的?组内说一说。 (4)汇报交流,分享计算方法?可能的计算方法有:从1开始一个一个的数;从9开始接着数;凑十法;把9看成10教师板书:(1)接着数,(2)凑十法,(3)把9看成10(5)概括总结三种计算方法利用PPT演示9加6的三种计算方法的交互性学件,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6) 比较三种计算方法:明确凑十法是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1)教师:9+7你会计算吗?用凑十的方法计算(2)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凑十的过程,再一次体会凑十法的简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