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978182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七 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窗1——9加几》

日期:2025-05-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88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小
  • cover
七 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窗1———9加几》 教学目标: 用数小棒和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比赛。” 男生和女生各自选取一位代表参加“数小棒”的游戏。看哪队用的时间最少,数的最正确,就算赢。每队都设计3道题目,最后引发冲突:女生的小棒数起来简单。 师问:“同样都是 10 根、12 根和 15 根小棒,男生输了为什么不服气呢?请说明理由。”学生说明理由。 师:“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它,就可以使计算变得更快。”“老师的小聪明被男生发现了,女生赢的也不光彩,那接下来的比赛我们公平竞争,同意吗?”师:“上课。”【设计意图】利用比赛游戏,故意引发男生的不满,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女生的小棒数起来简单,从而初步感知“凑十法”的必要性,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主尝试,探究算理: 1.出示运动会报名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师:“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9+6= 师:“数学是最讲道理的,9+6为什么等于15?”学生交流。 用“数小棒”的方法厘清9+6= 的算理和算法。 师:“哎呀,你把我说晕了,我没听懂。能不能用个什么东西让我看着比较好。”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小棒和画图的方法来进行验证。 用“画一画”的方法进一步厘清9+6= 的算理和算法。 师:“大家看,口说不太清楚,用小棒一演示,我们就看清楚了。还可以有什么好方法,也能让我们看的更清楚?”生:“画图。” 师:“可以吗?比如我们在这边画什么?”生:“在这边画9个圆圈,再在另一边画6个圆圈......”师:“好,那请看练习单,就画在第一题的地方。” 4.学生自己尝试画。 学生交流自己的画法。教根据学生的交流追问:“10是怎么来的?5又是怎么来的?然后呢?” 5.小结提升,归纳“凑十法”。师:“看来真的是一个好方法。大家想:刚才3个同学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使学生体验“凑十法”,在说一说与画一画的活动中,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师:“从刚开始的小棒,到后来的画圆圈,再到这两个算式,同学们都做了同样的事情,那就是想办法把9凑成10。在数学上,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板贴:凑十法。6.教师集体演示,进一步规范“凑十法”的算理。 师:“如果这就是那9个参加赛跑的同学,这是那6个参加投沙包的同学,谁能上来用‘凑十法’凑给大家看看?” 教师在黑板出示: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根据学生演示,整理板书。 师:“跟你们的想法一样吗?”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的问题,再来看图,图上还有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志愿者”师:“你能提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吗?”师生共同列式:9+7=16教师变动黑板上的圆片,提问:“现在是9和7了,谁能上来凑一凑?”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示,得出结论:9+7=16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演示给学生一个清晰可见的“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也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类推9的加法的算法。 师:我们刚才用“凑十法”解决了9+6和9+7等于几的问题。9除了可以加6、加7,还有可能是加几呢?师:“把你想写的算式写下来。先画一画,再填一填,明白了吗?”学生自主画图探究9的其他算式。教师请三位同学上前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整理板书。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算式。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