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85050

【备考2024】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讲解:专题16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27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10848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体,PPT,27张,稳态,环境,备考
  • cover
(课件网) 第七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专题十六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讲解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 基础篇 一、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的组成 注意: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还包括脑脊 液等。 2.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疑难突破 思考1 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相比,药物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的运输途径 有什么不同 提示1 注射方式 运输途径 静脉注射 药→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细胞内液) 肌肉注射 药→组织液(少数进入淋巴液,淋巴液又汇入血 浆)→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细胞内液) 思考2 O2从外界进入人体细胞被利用,至少穿过几层膜 葡萄糖呢 提示2 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小肠上皮等由单层细胞组成。(1)O2从外 界进入线粒体穿膜层数: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肺泡→出肺泡(2层)→进毛 细血管(2层)→进红细胞(1层)→运输到组织器官附近的毛细血管处→出 红细胞(1层)→出毛细血管(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在线 粒体内膜被利用),即至少穿过11层膜(如图所示)。 (2)葡萄糖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穿膜层数:多糖等在肠腔中分解产生葡萄 糖→进出小肠上皮(2层)→两次穿过毛细血管(4层)→进组织细胞(1层,在 细胞质基质被利用),即至少穿过7层膜。 3.内环境的成分 1)血浆的成分与功能 成分 水 蛋白质 无机盐 葡萄糖、各种代 谢废物、激素等 含量 约90% 7%~9% 约1% 少量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 2)组织液、淋巴液: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  蛋白质 含量较高。 3)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 源于海洋。 疑难突破 思考 为什么血浆中的蛋白质比组织液和淋巴液中的多 提示 因为毛细血管壁的单层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一般情况 下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很难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淋巴 液。 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1)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  溶质微粒 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对水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细胞 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和Cl- (虽然细胞外液中蛋白质的 质量分数高于无机盐,但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故单位体积细胞外液 中的Na+和Cl-的数目远高于蛋白质)。37 ℃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知识拓展   人体的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如5%的葡萄糖溶液或0. 9%的NaCl溶液。人体的低渗溶液:比血浆渗透压低的溶液,如0.5%的葡 萄糖溶液等。人体的高渗溶液:比血浆渗透压高的溶液,如10%的葡萄糖 溶液、甘露醇(甘露醇进入体内后能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脱水,降低颅 内压和眼内压)等。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与其中含有HC 、H2CO3、HP 等物质有关。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利于维持人体内的酶活性。 三、内环境的作用 1.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细胞名称 内环境 血细胞 主要为血浆 绝大多数细胞 组织液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淋巴液、血浆、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液、组织液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注意:食物经消化吸收作用后,营养物质可进入内环境,食物残渣不进入体 内,以粪便形式排出。 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红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 活的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液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组 织液和淋巴液。 (  ) 2.某人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 mL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