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85055

【备考2024】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讲解课件:专题20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共6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17192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62张,调节,活动,生命,植物
  • cover
(课件网) 专题二十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讲解 基础篇 考点一 植物生长素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19世纪末达尔文父子实验 1)分析:①为对照组,②③④为实验组。 2)推论: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 伸长区  背光面 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3年鲍森·詹森实验 推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1918年拜尔实验 1)分析:自变量为尖端放置的位置,因变量为尖端下部弯曲生长的方向。 2)推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使胚芽鞘弯曲生长。 疑难突破 思考 该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 提示 排除光照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4.1926年温特实验 1)分析:自变量为琼脂块是否接触过尖端,因变量为去尖端的胚芽鞘是否 弯曲生长。 2)推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  生长素 。 知识拓展   为排除内源激素对实验的干扰,在放置琼脂块前,要用蒸馏水浸泡去 尖端的胚芽鞘一段时间,以消除去尖端胚芽鞘中含有的少量生长素。 易混易错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胚芽鞘尖端,其产生与光照无关,有光、无光均可 产生,但光照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弯曲生长 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5.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  吲哚乙酸 (IAA)。进一步研究发现,具有与IAA相同效应的物质还 有吲哚丁酸(IBA)、苯乙酸(PAA)等,它们都属于生长素。 知识归纳 (1)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无特定的分泌器官) 运送到作用部位(无明显的靶器官),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 有机物。(2)植物激素的功能: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 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起调节作用)。 二、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 1.合成 1)合成部位:主要是芽、幼嫩的叶和  发育中的种子 。 2)过程:色氨酸 生长素。 2.分布: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 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运输 1)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2)极性运输 易错易混 环境影响下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方式:“三不一调节” 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催化细胞代谢,只给细胞传达信息,调 节细胞生命活动。 2.作用机制 3.生理作用 1)细胞水平: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 2)器官水平: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 四、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及实例 1.作用特点 1)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2)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 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敏感程度排序:根>芽>茎;幼嫩细胞>衰老 细胞;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易混易错 (1)“促进”(基准线以上)或“抑制”(基准线以下),是相对于生长素处于 最低浓度时的生长速度而言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时,器官表 现为生长速度减慢,甚至生长停滞。(2)对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 长的最适浓度不同。 2.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的作用分析 1)AB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加强。 2)B点: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3)BC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 4)C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5)CD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 注意: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效果可能相同(如E和F两点)。 3.生长素作用特点实例及应用 1)顶端优势 ①表现:顶芽优先生长,侧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