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98869

2015年春川教版七年级下历史 单元评价检测(一)

日期:2025-10-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202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5,年春,教版,七年级,历史,单元
  • cover
单元评价检测(一) 第六学习主题 (45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4·济宁学业考)《北京晚报》 出卷网2014年4月10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②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③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④589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 出卷网联系所学知识,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大运河和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符合史实,“开皇”是隋文帝年号,589年实现统一的是隋文帝,故选B。 2.成语“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 出卷网:“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的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宗 D.唐玄宗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 出卷网学生的辨析、理解能力。李密是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故C、D错误;而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隋炀帝因暴虐而亡,可见B正确。 3.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的统治与下列哪一个朝代相似(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出卷网隋朝统治短暂;一些制度和工程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束分裂局面,是个统一的王朝。秦朝在这些方面与隋朝非常相似。 4.“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体现了唐太宗的 (  ) A.民本思想 B.农本思想 C.安全第一 D.人才观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可看出人才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 5.(2014·遂宁模拟)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 出卷网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唐朝完善中央官制 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 出卷网析能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官职,西汉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即尚书、中书、门下,其中尚书省管辖六部,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是废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所以C与此图片相符。 6.(2013·温州中考)唐太宗在 出卷网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有 (  ) ①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弟 ②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 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减轻农民负担 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辩证分析能力。解答 出卷网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唐太宗”“贞观之治”。根据题干中“贞观之治”的表现,结合所学找出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经分析,②③④分别从选官制度、经济政策、民族政策三个方面介绍了唐太宗的措施,认识到这些措施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形成。①颁布“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政治措施,和唐太宗无关,可排除。所以,答案为D。 7.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重用酷吏,滥杀无辜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 出卷网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设殿试和武举。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重用酷吏,滥杀了一些无辜的人。D错误,武则天的统治为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而非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