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7720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10-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2793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9课
  • cover
一蓑烟雨工作室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的开篇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教材以秦统一的全过程为线索,先阐述秦灭六国的背景、过程及秦朝建立的基本史实,明确其作为我国首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地位;再重点介绍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展现秦朝政治制度的创新;最后讲述巩固统一的系列措施,涵盖经济、文化、交通、军事等多个领域。教材编写注重史料实证,引用《史记》《过秦论》等文献及考古资料,结合地图、图片增强直观性。内容编排既突出秦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又强调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通过前序课程了解春秋战国纷争与社会变革,对秦朝统一有初步认知,但缺乏系统性梳理。他们好奇心强,对秦始皇、兵马俑等历史元素兴趣浓厚,却对中央集权、郡县制等抽象概念理解困难。形象思维活跃,逻辑分析能力较弱,易混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部分学生通过影视获取碎片化知识,可能存在史实偏差。教学需结合地图、故事化史料降低理解难度,采用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兼顾认知水平差异。 三、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依据新课标要求,本课需要重点落实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秦灭六国的经过及意义,知道秦能完成统一的原因。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秦国及六国的地理位置,理解秦国统一的战略空间布局。(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通过研读史料,理解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从不同角度对秦灭六国的历史意义进行阐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识读图片、地图,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秦灭六国的原因和过程;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五、教学难点 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辩证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史料实证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材料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史料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导入】播放关于秦国人强国梦的视频,观看视频,思考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统一大业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秦统一中国》。 思考问题,步入本课学习。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 (二) 新课讲授 环节一:秦灭六国 (一)背景 【提问】出示三则文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概括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 【回答】①民众渴望和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②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③赢政雄才大略,重视人才,积极筹划统一大计。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秦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二)秦王嬴政 【讲授】出示嬴政人物材料,简述嬴政的生平经历,强调其亲政后独揽大权,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知道秦王嬴政。 丰富对历史人物的认知。 (三)秦灭六国 【引导】出示地图,请学生结合地图和课本回答秦灭六国的时间和顺序。 【提问】观察顺序,秦灭六国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 【回答】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 【回答】远交近攻。 结合地图学习,强化时空观念。 (四)秦朝建立 【引导】出示地图和表格,请学生自主学习秦朝建立的概况,并将表格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