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988979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三上第六单元《对鲜花》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1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9次 大小:1140680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年,新课标,人教,三上,第六,单元
    (课件网) 第六单元 童趣 同学们,常见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歌曲《对鲜花》 你们猜猜它是什么风格的演唱形式? 边听边打节奏 该歌曲是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首汉族儿童歌曲。歌曲中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在民歌中是很多的,它的演唱形式叫作“对唱”。对唱是声乐的一种演唱形式,指两个人或两组人对打的演唱形式。 那么感受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优美的 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来比智慧、娱乐嬉戏。那么这首曲子有几个乐句? 全曲只有一个乐段,分四个乐句,第三、第四乐句各有两小节衬词。 跟琴来学习第一个乐句的简谱 请同学们观察乐谱分析这一乐句有什么异同? 前两小节旋律相同 跟琴请填词演唱 跟琴来学习第二个乐句的简谱 注意“附点节奏”的演唱,下面请同学们再来演唱一遍 跟琴请填词演唱 跟琴学唱第三乐句的简谱 注意“扩充部分”的演唱 跟琴填词演唱 跟琴学唱第四乐句的简谱 填词演唱 注意“附点节奏”的演唱和后面两小节的衬词 跟琴整体演唱 边律动边演唱第二段、第三、第四段歌词。 下面请跟着音频演唱 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根据对唱的演唱形式进行个人对唱和小组对唱创编 表演唱 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这首歌曲是一首汉族民歌,汉族民歌具有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且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句式整齐,押韵,平仄不齐,琅琅上口。结构上以两句体,四句体。创作者一般善用比喻,夸张,比兴,叙事,反复等手法,使主题得以体现。汉族民歌结构短小,音乐语言凝练。还有歌唱的形式多样,包括独唱、对唱、齐唱等多种形式。 下面我们通过再来欣赏一首汉族歌曲 《茉莉花》 通过视频欣赏能感受到什么? 同学们,再见! 感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童趣》第4课《对鲜花》 【教材分析】 《对鲜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童趣》第4节唱歌课。《对鲜花》1=C 2/4拍,中速。该歌曲是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首汉族儿童歌曲。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来比智慧、娱乐嬉戏。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在民歌中是很多的,全曲只有一个乐段,分四个乐句,第三、第四乐句各有两小节衬词。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是自信心建立的重要阶段,他们在接受他人的评论中能发现自己的价值,产生喜悦感、骄傲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激烈的自我确立、自我主张,对自己评论偏高,甚至有时“自高自大”,所以,在教课中要时时时应用一些小“特技”来提示那些自高自大的孩子,劝告他们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而对那些失掉信心的孩子要实时抓住时机鼓舞他们。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情绪变化比较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汉族民歌以及民歌对唱的风格特点 (二)艺术表现 能用优美快乐的的情感对唱歌曲 (三)创意实践 能利用身体和小乐器表现歌曲。 (四)文化理解 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教师教唱,能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2、表现对唱一问一答的形式。 (二)教学难点: 1、表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