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07791

【新课标】粤教花城版七上第五单元粤剧《昭君出塞》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2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1次 大小:2765741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案,课件,昭君出塞,粤剧,第五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昭君出塞》教学设计 课题 《昭君出塞》 单元 五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经典粤曲《昭君出塞》脱胎于粤剧长剧《昭君出塞》。据史料介绍,1953年,香港真善美剧团在越南西贡首演了马师曾创作的粤剧《昭君出塞》,风华绝代的红线女手抱琵琶如泣如诉弹唱的一曲咏叹调倾倒广大戏迷,《昭君出塞》一曲后来成了红的代表作之一,《昭君出塞》作为她从香港带回来的第一个保留剧目灌录了唱片,在电台和有线广播全天候播放,《昭君出塞》在广大的粤语地区可谓童谣皆吟,家喻户晓。半个多世纪以来,粤曲《昭君出塞》成了经典,红线女创造的昭君形象也成了粤剧观众相对固定的审美取向。 学情分析 因时代和具体生活场景不同,七年级学生生活的实际与戏曲距离较远,尤其是粤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不会关注这类戏曲,甚至不喜欢不理解,所以在这一节课当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探究戏曲,理解戏曲的文化价值和魅力。 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能感受粤剧的唱腔特点,了解粤剧的基本知识,能感知粤剧艺术的博大精深。艺术表现:能模仿演唱《昭君出塞》的部分片段。创意实践:能学习粤语,通过语言学习进一步学习粤剧文化理解:培养学生对粤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够对其感兴趣。 重点 能感受京剧的唱腔特点,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能感知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难点 能模仿演唱《猛听得》的部分片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粤剧的音频《荔枝颂》,引导学生听赏,判断戏曲来自我国哪个剧种?教师介绍粤剧 1.聆听音乐,判断戏曲来自我国哪个剧种?(粤剧)了解粤剧 教师以聆听《荔枝颂》导入,为欣赏、演唱歌曲做准备。 讲授新课 1.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故事情节2.教师介绍故事梗概。教师播放纪录片片段,组织学生观看,思考这部纪录片讲述了粤剧哪些风土人情?教师出示乐谱,播放音频,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情绪?组织探究:粤剧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呢?教师出示乐谱,引导粤剧学唱(1)体验:普通话读词(2)模仿粤语读词教师播放《帝女花》组织学生观看,拓展了解。教师介绍红线女:红线女(1924—2013),女,原名邝健廉,广东开平县人,出生中落商人家。12岁从舅母何芙莲学艺,17岁随马师曾巡演于粤西、广西,深得马师曾赏识栽培,跃为当家花旦。教师介绍粤剧的伴奏乐器教师介绍粤剧的唱腔拓展探究11.课堂小结12.布置作业 1.学生观看视频,思考:该片段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学生了解《昭君出塞》这部纪录片讲述了粤剧哪些风土人情?3.聆听片段:思考问题4.了解粤剧的语言特色: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好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5粤剧学唱(1)体验:普通话读词(2)模仿粤语读词6.观看《帝女花》这部作品你熟悉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了解红线女8.了解粤剧的伴奏乐器9.了解粤剧的唱腔10拓展探究11.课堂小结12.完成作业 1.从了解故事,为欣赏作铺垫。通过纪录片进一步了解粤剧的风土人情创意体验 课堂小结 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能够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文化进行理解。 板书 《昭君出塞》粤剧 故事梗概 粤语读词 拓展探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