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12991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题--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14440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辐射,解析,上海市,影响,发展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长三角城市体系   下图为某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图中城市体系包括(  ) A.5级   B.4级 C.3级   D.无法判断 2.在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 A.宁波   B.杭州 C.南京   D.上海 3.下列关于上海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 B.是区域内经济管理中心和社会文化中心 C.综合服务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 D.经济集中程度高,目前城市化速度很快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表示不同级别的中心地,中心地A提供的服务有百货店、餐馆、理发店、学校、银行、医院,中心地B提供的服务有百货店、餐馆、理发店。 (1)请在图中相应位置上标出中心地A和中心地B。 (2)中心地A具有     种职能,中心地B具有    种职能。 (3)假如图中的两个中心地分别表示商场和早点铺,那么表示商场的是    ,表示早点铺的是    。 (4)判断正误 ①中心地的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  ) ②中心地A有中心地B所具有的职能,且具有中心地B所没有的比较高级的职能。(  ) 题组二 上海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受上海大都市辐射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一核五圈四带”的区域空间格局。“一核”指上海,“五圈”指南京都市圈等五大都市圈,“四带”指沿海、沿江等四个城市发展带。下图示意长三角城市群。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区位优势是(  ) ①沿海发展带的中心 ②五个都市圈的几何中心 ③沿江发展带的龙头 ④长江三角洲城市的行政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上海对长三角不同城市的辐射强度不同。受上海辐射强度苏州比常州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城市等级 C.距离   D.地形 7.下列关于上海对外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可以解决南京产业活动过度集中的问题 ②可以促进五大都市圈的形成 ③可以缓解上海环境污染等问题 ④以上海为中心,向北、南、西三个方向辐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2江苏常州阶段练习改编)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图1示意某学者关于某年上海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图2为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图。完成下面三题。 8.影响上海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经济基础 C.城市行政等级 D.与上海的空间距离 9.近年来上海对外辐射强度的增强,将会(  ) ①促进区域产业升级 ②降低其他城市的竞争力 ③减轻上海环境污染 ④推动上海人口大量外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上海对苏南的辐射强度整体上超过了浙北,对此合理的解释有(  ) ①苏南与上海距离较近 ②苏南城市更多,城市规模普遍更高 ③苏南与上海水陆交通更便利 ④苏南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城市体系   (2022广东佛山期末)城市间创新联系可用城市引力线表示。其最大引力线连接该城市在所属区域中与之创新联系最强的另一城市。一座城市的最大引力线数量,反映了它在所属区域的中心程度。下图示意苏沪地区的创新联系最大引力线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苏沪地区最大引力线网络反映的城市间创新联系特征主要是(  ) ①城市同级性   ②中心辐射性 ③位置邻近性   ④均匀扩散性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推测淮安在苏沪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