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13076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含解析)

日期:2025-05-1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15190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一节,解析,安全,环境,排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 第二单元 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碳排放与环境安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自然界的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下图为某年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注:圆形大小表示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大小)。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是经济发展速度过快造成的 B.印度城市人口比重过高,汽车数量过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 C.美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的原因主要是能源消耗量大 D.俄罗斯与日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接近的原因相同 2.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加剧气候变暖的原因有(  ) ①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强 ②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 ③大气反射地面辐射增强 ④大气逆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2北京延庆质检)下图是环境中煤和其他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森林被掩埋在地下形成的 B.煤炭多分布在近海,埋藏浅,易开发 C.在沉积岩层中呈均匀、连续分布 D.大规模使用可能改变全球碳循环 4.可以采取的固碳措施有(  ) ①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②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 ③将二氧化碳封存到海洋 ④建立碳交易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组二 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021福建宁德期末)下图为北冰洋年海冰范围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据图推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海冰范围变化呈(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反比      D.正比 6.据图推断,海冰范围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臭氧层空洞扩大 B.酸雨危害加重 C.地震灾害增多 D.海岸侵蚀加强   全球气候变暖对作物分布和产量、区域能耗都有一定影响。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变化距平百分率分布图(1986—2005年)。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对区域农业的影响有(  ) ①我国香蕉、菠萝等作物种植范围北扩 ②中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世界粮食总产量上升 ③巴西主要糖料作物大幅度增产 ④植物病虫害暴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能源消耗、工业生产的影响是(  ) A.我国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均降低 B.北美五大湖区域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明显增加 C.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作物的培育技术市场扩大 D.所有工业活动都将承受越来越大的政策性压力和税收负担 题组三 碳减排中的国际合作   2005年2月16日,旨在要求相关签约成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性条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通过的。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2012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然而美国政府于2001年3月28日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问题 B.氯氟烃等人造化学物质的排放问题 C.酸雨问题 D.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10.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先减限排、多减限排的义务,技术能力差、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暂时没有减排的强制要求,这说明(  ) A.环境问题是地区性问题 B.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共同的责任 C.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多主要是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造成的 D.目前,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非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重要污染源 11.美国政府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说明(  ) A.美国坚持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B.温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