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16236

5.2 预防犯罪同步优化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237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五四,统编,法治,2023-2024,道德
  • cover
(11)预防犯罪 1.对犯罪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违法不一定是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 ②是对社会危害程度比较大的严重违法行为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 ④犯罪的特征体现了它与一般违法的区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岁的学生肖某原本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甚至因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没有接受教训仍不思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伙同两个“朋友”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肖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警示我们( ) ①因为年龄小,违法犯罪不要紧 ②凡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③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④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依法自律,防患于未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犯罪是违法行为的一种,下列关于犯罪的基本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社会危害性,违反了法律,应受到一定的处罚 B.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民法,应依法受到刑罚 C.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行政许可法,应依法受到制裁 D.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依法受到刑罚处罚 4.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预防犯罪,我们就应该做到( )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杜绝不良行为,做到防微杜渐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去向,巧妙借助社会力量将歹徒抓获 B.不管怎样,都要挺身而出,与不法分子拼到底 C.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保护好作案现场 D.在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更要讲究智斗 6.初中生小赵在家发现邻居家大门敞开,一群人在搬运家具,但是没有见到邻居主人出现,于是小赵悄悄地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并记下了搬运卡车的车牌号。后来证实,那是一伙窃贼。警方通过小赵提供的照片、车牌号破案,抓住了窃贼。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③要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 ④在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勿以恶小而为之”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杜绝不良行为,做到防微杜渐 B.立足本职,从小事做起 C.胸怀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 D.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8.家住6楼的公某在饮酒后,向楼下扔菜墩、酒瓶子、砖头、墩布、凉席等杂物,将停放在路边的一辆标致牌汽车砸坏。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以公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公某受到刑罚处罚是因其行为( ) ①扰乱公共秩序 ②具有刑事违法性 ③违背公序良俗 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9.15岁的张某与16岁的邓某共谋对某中学学生实施抢劫,邓某伙同张某骑摩托车先后在平江县某中学沿线路径两次以威胁和殴打的方式抢劫5名学生,共计抢得现金人民币118元。平江县法院以抢劫罪判处被告人邓某有期徒刑三年。这警示我们( ) ①要学法知法守法,增强法治意识 ②要认清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③未成年人犯罪要从严处罚 ④无论年龄大小,违法都要受到刑事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0.中学生李某平时成绩较好,但是虚荣心强,爱追求名牌,在家庭难以满足其欲望的情况下,便多次寻找机会偷拿同学的钱财,后来竟潜入学校计算机室,窃得价值2万余元的设备,后被抓获。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 A.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应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