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24084

第22课活动课 唱响《国际歌》课件(共14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553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4张,历史,九年级,编版,PPT,22课
  • cover
(课件网)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7.22活动课 唱响《国际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国际歌》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方法。 2.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以及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和应用能力。 3.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5.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工人运动的伟大和艰辛,使之对革命先烈心存敬意。 6.培养学生树立起愿为人类幸福献身的远大理想。 国际歌的创作背景 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史称“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城下。法国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同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起义工人很快占领全城,赶走了资产阶级政府。 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随后,资产阶级政府对巴黎公社发起了进攻。 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三万多名公社战士牺牲,史称“五月流血周”。28日,巴黎失陷,巴黎公社以失败告终。 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诗歌《英特纳雄耐尔》(又译《国际工人联盟》)。该诗曾使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国际歌》谱写了曲子,国际歌创作完成。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一八七一年法国大革命中无产阶级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成立于一八七一年三月十八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三月廿六日),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失败于一八七一年五月廿八日,历时七十二天。 直接原因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惨败。一八七一年三月十八日凌晨,梯也尔派政府军偷袭了蒙马特尔高地,企图一举夺取国民自卫军集中在那里的大炮。巴黎工人随即发动起义,内战爆发了。仅仅一天,工人就占领了市政厅。梯也尔政府逃往巴黎城郊的凡尔赛宫。三月廿六日,巴黎人民进行投票,选举产生了工人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公社由普选产生的巴黎各区代表组成。三月廿八日,巴黎公社正式成立。 迁往凡尔赛的梯也尔政府并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对付巴黎公社。但公社却没有乘胜追击。很快巴黎被围困,公社与外地的联系很困难。为了夺回巴黎,五月十日梯也尔与普鲁士签订了《法兰克福和约》。普鲁士答应放回十万名法国战俘,并同意凡尔赛军通过普军阵地去进攻巴黎。五月廿日,梯也尔发动了对巴黎的总攻。五月廿一日,凡尔赛军在内部策应下攻入巴黎,开始了称为五月流血周的大屠杀。 巴黎公社运动失败了。 欧仁·鲍狄埃(Eugène Edine Pottier,1816年10月4日 - 1887年11月6日)是法国的革命家,法国工人诗人,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国际歌》的词作者。 皮埃尔·狄盖特 皮埃尔·狄盖特 皮埃尔·狄盖特(Pierre De Geyter,1848年10月8日-1932年9月27日),出生于比利时,后移居法国,共产主义者,工人作曲家,是《国际歌》的谱曲者。72岁加入法国共产党。 皮埃尔·狄盖特,法国共产主义者,工人作曲家,铸模工人。生于比利时,后移居法国里尔,一生主要从事家具制作和花木加工业。青年时代即投身于工人运动,并在工人夜校学习文化和音乐。曾领导过几个工人业余合唱团,任指挥,并写词作曲。 皮埃尔·狄盖特曾在里尔的音乐学校夜学学习两年,和弟弟阿多尔夫经常有手风琴沿街演唱募捐支援罢工工人。后来成为工人党里尔支部的《工人之声》合唱团指挥。72岁加入法国共产党。1932年9月27日,《国际歌》作曲者皮埃尔·狄盖特在巴黎逝世,享年84岁。这位伟大的战士,不朽的作曲家,在巴黎,永远地闭上了他那双深沉、忧伤,却又坚定的双眼。他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