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31395

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3 人口容量(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0810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专题,解析,容量,人口,强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 专题强化练3 人口容量 时间:15分钟   (2023辽宁沈阳名校联合体月考)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县域年降水量与人口数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限制该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矿产 2.年降水量大于350 mm的区域人口分布稀少的原因是(  ) ①海拔较高     ②年均温高 ③石漠化严重    ④土地资源匮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021北京房山期中,)下表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青海、西藏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两题。 地区 年生物 量/万t 可承载人 口/万人 最大人口密 度/(人·km2)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3.青海、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据研究推测,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态环境破坏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     ④自然灾害增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河南豫北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某地区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下图为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 (1)指出山西省人口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原因。 (2)说明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3)请为提高山西省人口承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B 2.C 3.B 4.B 1.B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较小,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因此水源是限制该省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B正确。 2.C 我国西北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地形雨,因此降水量大于350 mm的区域海拔一般较高,不适合人类生活,①正确;海拔较高的地区,年均温较低,②错误;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我国西北地区流水作用较弱,很少发生石漠化,③错误;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350 mm的区域海拔一般较高,地势起伏大、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对缺乏,因此人口分布稀少,④正确。故选C。 3.B 根据表格中数值判断,青海、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有地势高,气候寒冷,①正确;生态环境脆弱,②正确;土地生产潜力小,④正确;若自然资源丰富,则青海、西藏资源环境承载力应该大,③错误。故选B。 4.B 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有消费水平迅速上升,①符合题意;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②符合题意;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西藏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人口合理容量应增大,③不符合题意;自然灾害增多,人口合理容量会减少,④符合题意。故选B。 5.答案 (1)趋势:人口承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下降。原因: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粮食消费量提高;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数量减少。 (2)加剧资源的不足,导致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中过度索取资源,加剧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3)保护耕地数量,改善耕地质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提高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随时间推移,人口数量增加,人均粮食消费量不断提高,人均耕地面积数量减少,而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口承载力呈负相关,资源与人口承载力呈正相关,所以人口承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下降。 (2)山西省人口承载力不断下降,加剧资源短缺,导致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从环境角度看,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了经济发展,过度消耗资源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