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46694

8.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案 2023-2024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85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教案
  • cover
8.3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道实像与虚像的概念,能区分物体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2.学习用“等效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会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3.会用对称图形的方法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教学难点 1、学习用“等效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会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会用对称图形的方法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 问题 (1) 为什么很难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 为什么找不到像的位置? (3) 如果镜子是透明的,能否找到像的位置呢? (4) 怎么让镜子变成透明的? (5) 找到像后,如何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提示 (1)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观察像与物的大小、正倒、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2)如果将像与物连线,会发现什么特点? (3)综合各组的数据,可能会发现物距与像距并不完全相等,可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玻璃板厚度的影响、像的位置是否找准、像点和物点是否完全对应)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器材的准备 ①选用的玻璃要薄些,如果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②为便于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可使用记录纸,提前画好坐标。 ③如果没有蜡烛,也可以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来研究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④做平面镜成的像与物的左右关系的实验时,可以使用教材中介绍的两个相同的三角板,为了区分左右关系,尺上要分别贴上b、d两个字母。如果没有也可以用火柴棍组成不同的图形如“L、E”来代替。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为便于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实验时玻璃板可放在记录纸的中央,物体放置在记录纸上便于读数的位置。 ②观察要点:实验时,要找准像点,即从各个角度观察,都能看到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璃板前的物体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 ③实验中要多次改变物体位置,记录时为便于区分物体在不同位置时所成像的位置,可在物的位置旁用字母或数字标记,像用对应的字母或数字记录好,便于实验后进一步观察、分析。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有两个作用: 一是改变光路;二是成虚像 平面镜所成像的特点可概括为: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如果沿镜面对折,像和物完全重叠。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即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是相对实像来说,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 眼睛为什么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如何用光路图表示这个过程呢? 为了简化问题,先选择发光点S的两条入射光线 说明人眼是根据光线沿直线传播的经验来判断物体位置的 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会感觉光线从哪里来? 逆向观察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就是人眼感觉到的发光点。 再任意增加发光点S发出的入射光线,用数学知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分析,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然交于S′点。所以任意选定两条入射光线就可以确定像点。 该像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并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观察,因此称为虚像。 平面镜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成像; (2)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二、巩固练习 同学们做练习题 三、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