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魏策四》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战国策》,我国古代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这部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了各国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斗争。 作者作品 按内容编排分: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例如:《国语》《战国策》《三国志》。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按内容编排分: 纪传体:以本纪、世家、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例如:《史记》《汉书》。 纪事本末体:以重要事情为纲,自始至终地把它记载下来。如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按时间的连贯分: (一)通史 即历史前后贯通的史书,这类的史书一般连贯地记录各个时代的史实。最常见的同时,比如《史记》和《资治通鉴》,前者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者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二)断代史 即只记录某一朝代或者某一历史时期事件的史书,如《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宋史》、《元史》等等,都是断代史。 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国的附庸小国,秦想用“易地”的诈骗手段吞并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公元312年,秦国谎称割让六百里地换取楚怀王与齐国断交,事后却说只答应给楚国六里地;公元283年,秦国谎称以十五城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君臣识破其诈,蔺相如使秦完璧归赵。 前情背景 读通 壹 识字记音 听课文朗读,疏通生字词,注意停顿,并理清文章结构。 唐雎( ) 怫然( ) 徒跣( ) 抢地( ) 彗星( ) 休祲( ) 缟素( ) 色挠( ) 韩傀( ) jū fú xiǎn qiānɡ huì jìn ɡǎo náo guī 译读“开端”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安陵君说:“大王施予恩惠,用大块土地来换取小块土地,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人手里接受了这块封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译义明文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如今我用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安陵君却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唐雎答道:“不,不是像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译读“发展”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我未曾听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横尸在地的人有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的人发怒。 译读“高潮”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胆识的人,(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的时候),上 ... ...